印度的四姓阶级
印度的社会,因人种、政治及职业关系,自然而然形成了四姓的阶级:就是婆罗门种、刹帝利种、吠舍种、首陀罗中。婆罗门译为净行,前面已经说过,因为他们专门掌管祭祀,所以占四姓中最高的位置。刹帝利译为田主,因他为世间大地的主,就是执掌政权的王种,所以居第二位。吠舍译为商贾,就是普通的人民,居第三位。首陀罗译为农人,就是被雅利安民族征服的土人,专为农奴,供田主驱遣的,所以居第四位。
婆罗门种既靠着宗教的力量,保持他们的地位,又造出种种神话。他们说四种族姓,都是梵天降出:婆罗门是从梵天的口中出生;刹帝利是从梵天的脐中出生;吠舍是从梵天的肋间出生;首陀罗是从梵天的脚下出生。所以唯有婆罗门最为尊贵,居第一位。他们又想到要保持这阶级制度,单靠神话,力量还不十分充足,于是又制定政教混合的《摩拿法典》。这法典既然颁布,那么阶级的分别,便格外严厉。四姓之间不但不许通婚姻往来,并且上下贵贱的种种待遇,十分不平等。
然此阶级制度的不平,人心极端不能自由,哪里能够永久维持下去。意志薄弱的人,在这阶级压制底下,感叹身世的不自由,多倾向那厌世思想;意志坚强的人就对这宗教,起了怀疑,并有了暗地里发生反动的思想。加以婆罗门教发达到了顶点,僧侣专横,多有不道德的行为,处处失却人心。宗教革新的运动,更有爆发的势力,这是佛教第二个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