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学第三十五天,逢国庆放假第五天。
昨夜孩她爸说今天早点起床去买肉,冰箱里还有母亲带来的高瓜,高瓜炒肉丝,用来下面妥妥的早餐。清晨五点多出门办事,六点多回来两手空空,问其肉呢。含含糊糊,一会说等下再去买,一会说还是买早点吃吧。果然是男人的嘴骗人的鬼。七点多我到医院有事,回去路上准备买早点,脑子却想不起来要吃啥。站在店铺边,见什么都没胃口,索性回家看着办吧。
到家小李在边看英文电影边啃良记卷饼,饼的味道不错,价格让我常常路过。想了半天还是煮面吃吧,荞麦面下锅以后才发现家里除了青菜,无猪油无食盐无脆哨,生抽鸡精都没有。寡面我一向不爱吃,怎办呢?要不干脆做拌面吧。面熟捞起放入盘中,就着面汤烫几颗小青菜,淋上蒸鱼豉油,还好冰箱尚有一把小葱,切了葱花搁面上备用。起锅油热浇在葱花上滋滋的响,葱香裹着油香扑鼻而来,立马拌匀。后煎俩荷包蛋,葱油面做好了,开吃。她爸说好久没吃葱油拌面了,味道还是那么好。我自己则加了母亲熬的腊肉剁椒,咸香酸辣吃着巨过瘾,且蛋白维生素碳水样样都有。“还是在家里吃舒服,经济实惠干净又好吃。”“这话我也会讲,关键是谁做,我还以为今早吃肉丝面呢。”“你看看,没油没盐,除了你,我肯定做不出来哇。”“那你怎么没吃出来,我要是不告诉你缺油少盐,你知道个毛?”“吃不出来,味道刚刚好。”“你老讲我前额头发掉光了,是掉的厉害。因为我要思考的地方太多了,包括一日三餐。”这个男人开始装傻,沉默是他的法宝。
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其实也很复杂。记不得哪日同学问咋不见我记录买菜,我说有过记录。她说那是在超市买肉,她想要看我在菜市场闲逛的场景。说到菜市场,以前夜休的时候最喜欢去逛露天菜市场,东瞧瞧西瞅瞅,特别是在有暖阳的冬日。县委下坡处,应该是很多家庭煮妇的共同回忆。清晨,城郊的菜农们挑着担子,或者推着板车从县城四周赶来,蹲在医院和菜市场中间的那条巷道的两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时不时也吆喝两句。虽然那会也有菜农将菜送去各大超市,但中老年人还是喜欢在露天菜市场里挑选。晨起去的早的话,可以看见很多菜都带有清晨的露水,根茎上尚留有些许泥巴,那新鲜程度直接碾压各超市。常常买一把小菜,菜农们会送你几根小葱,或者根把大蒜,有时还抹去价格上的小零头。尽管超市里蔬菜品种类繁多,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堆放在那,也不用担心会重量上会短斤少两,但缺少了露水的各类蔬菜相比之下口感差太多,吃着也不太放心,但是又么得法子,因为上班族压根就没时间去菜市场,只能选择超市冰冷的柜台。菜好不好吃的关键在于食材的挑选,比如母亲种的菜就是比超市买的菜好吃,随便哪种做法。可不知为啥,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不知幸福多少倍,却丝毫不会怀念农村自家地里经过时间沉淀生长出来的东西。奶茶,麻辣烫,各种烤串,正在慢慢腐蚀掉她们的味觉,若干年后当她们想到自己麻木的味觉,一定会后悔年轻时对饮食上的的任性。
今日夜班,她爸出去吃饭,小李在家点了外卖:腊排煲仔饭。告诉我:“腊排真香,好吃是真的,价格也是真的贵。”腊排,自父亲生病时起,母亲再也没有养过猪。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想养一头,因为每次喂猪食就像在喂孩子,猪吃的越多母亲就越高兴。那时只要我一回家,她就会无比幸福无比自豪的告诉我小猪可会长了,年底大概有多少斤如何如何。我让她放弃这一念头,一个人在家不要搞得太累,想吃肉买点就是。她说我不懂,其实我懂,只是我不愿意而已。
我告诉小李哪天炖腊肉给她吃,她说要腊排,好吧,我去菜市场找找。家有吃货一枚,老母亲的日常多了不少难题,同时也增加不少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