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只有电视机的小时候,最惬意的莫过于一家人吃过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看两集连续剧。听妈妈唠叨角色的善与恶,看到悲惨处忍不住落下泪水,看到善被恶欺,恨不得跳进电视机帮一把。
不懂人情世故,只被情节深深吸引,有时也在心里放了一个惩恶扬善的偶像,不多久便已忘却了。忘却了,善与正义的种子潜移默化的扎入心底,似山路边清泉,不时凉旅人,像冬日里高阳,不时暖人心。看到男女主人公的甜蜜爱情,会害羞,也会期望。
看完电视剧,回味着,期待着……洗脚,洗脸,刷牙,九点左右准时睡觉。没有手机,便不会有QQ,微信不断的消息,不会刷微博,安静地睡觉,第二天在姐姐的催促声中,起床,吃饭,上学。规律,简单,充实,而又纯粹。
很久不再看电视,因为时光再也回不去。感觉再也找不回。
不会晚上零点之后不睡觉,那时看来,这样做就是不听话的坏孩子,大人们会骂的。小时候,爸爸妈妈在旁边就是一种威慑,当然也永远希望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除夕晚上,家长们不会催着我们睡觉了。几个孩子一起,谈论要几点睡觉,叫嚷着要通宵,好像,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小孩子了。没熬过夜的我们,刚过零点就头昏脑胀,但又倔强地坚持,直到四五点再也坚持不住,一头栽在沙发上呼呼大睡,人事不省,醒来腿酸脖子疼,眼迷世界颠。
不知何时,习惯了晚睡,习惯了熬夜。
开始的时候,很晚了,悄悄与同学在QQ上聊天,聊的学校琐碎,很有趣,总也讲不完。高中时,晚上十点之后回家,很累,但总觉得总要拿起手机犒劳自己才对得起自己拼搏的一天,放松放松自己紧绷的弦,少有人聊天,在各种APP的开与关之间,白驹过隙。听听歌,在歌声中睡着,那已是零点之后的事了。
毕业之后,发誓要各种浪,把这三年的酸与苦,一股脑儿发泄殆尽。夜市,烧烤店,路边摊,消磨了一个又一个的夜晚,一起谈心,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谈理想,直到再也扛不住,晃晃悠悠回家,昏昏沉沉入睡。不舒服但却让人迷恋。青春的我们,总该疯狂几次,真好。
去理想启航的城市,去某个有某人的城市,去某个等某人的城市。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心境,但却有相似的我们,习惯晚睡。
在陌生的地方,适应着,习惯着。夜深了,忽然有人打破了高中班群的宁静,一发不可收拾。或展示豪华的“三室一厅”,或炫耀没吃过的美食,或吐槽被排得满满的课表,或抱怨不如家乡的凉……你怼我,我怼你,不亦乐乎,加特林机枪形容弹出的消息再好不过。
追自己喜欢的剧,看自己喜欢的书,赶最后期限的作业,或者,摆张桌子,放着满满的一桌零食,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室友唠嗑,偶尔开黑吃鸡,直到深夜……有的时候,也会单曲循环一首触动自己的歌,或悲或喜,回忆着某刻难以忘记的过去……
零点之后,习惯晚睡。
更多精彩内容,公众号:郁枫w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