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流中的倾听者,想要有效的理解倾诉者的意思,就不应该带有有色眼镜(不要内心排斥),而且应该听完倾诉者的所有话后再说话,不要过早质疑。同时,为了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倾诉者身上,可以不断的“回顾”和“预期”对方的说话内容。“回顾”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入手,“他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他的这个意见/建议的根源在哪里?”。“预期”主要想对方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内容。
一个人说的话应该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你的能力高,就可以说而且应该说更有分量的话。你的能力不高,就不要说太有分量的话。尽管你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基本不会有人认可你。正如论语所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远离“自以为是”的人。“自以为是”是指那些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自己代表着真理,或者自己就是真理的人。
当讨论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有的人喜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但是他忘了,讨论的最终目的就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过滤掉。
知识可以分为判定类和概念类知识。其关系是判定类知识用于鉴定概念类知识的有效性。例如“双盲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