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柳叶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岁以下的男孩中,有23%超重或肥胖,女孩中该比例为14%。而日本的肥胖率却只有4.5%,在发达国家当中肥胖率最低。
中国的小胖子越来越多,而日本的小胖子却并不怎么多,这究竟是为什么?
日本食材丰富,每天要吃30种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天要吃够12种食物,每周要吃够25种食物。
而日本的饮食指南中则倡导一天要吃30种食材。30种食材被很多日本的家庭主妇当作一个准则来安排一天的饮食生活,而且政府也鼓励学生每日应该吃到30种食材。
30种食物看似很多,但如果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也没有多少。
早餐:至少摄入8-10种
午餐:摄入8-10种食物
晚餐:4-5种食物(加上零食5-6种)
日本妈妈每天早早起床,一丝不苟地给孩子准备鱼肉蔬果俱全的午餐,一顿饭不知费妈妈多少工夫。反观中国,由于父母工作紧张,多数孩子由隔辈人带或者自己解决早、午餐,很难保证孩子每天能吃够12种食物。
日本烹饪油量少,尽量简单
日本食物一般可用“简”字来形容,少加工而吃生鲜,食物大部分是偏清淡且低热量的,注重食物的本味,低温烹调,以减少营养破坏。
而我国的煎炒烹炸等饮食方式,不仅破坏了食物本来的味道,也会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部分流失。
日本“食育”立法,从娃娃抓起
日本政府自21世纪以来,推出了呼吁全体国民一起参加的“健康日本21”的国民运动,从幼儿园开始,施行“食育教育”,告诉他们如何既健康又营养地吃好一日三餐,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2005年又制定并实施了《食育基本法》,把食育作为生存的根本,看成智育、德育及体育的基础,保证饮食的营养和科学性。
科学营养防止孩子越胖越矮
肥胖会增加孩子关节等处的负担,让孩子的骨架结构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更加严重的是,肥胖是引起孩子早发育的高危因素,进而影响终身高。
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肥胖的孩子很容易达到“性成熟启动的阈值”,绝大多数肥胖孩子身高发育停止早于同龄人。根据对10万例不同年龄组的男女青少年跟踪研究证明,孩子早发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长7厘米。《2015青少年健康体重管理调查报告》中显示,在中国的孩子里面,“平均每6个孩子就有1个肥胖”,而10个小胖子里有9个长不高。
胖孩子刚开始时会比同龄人长得高,这是因为性腺提前发育导致。性激素的提前“造访”不但会促使孩子“蹿个儿”早早地提前了,同样也会让孩子的生长周期缩短:促使骨骺提前闭合,并停止发育。体重多胖10公斤,可能就会导致孩子少长7厘米!现在比别人高一头,将来比别人矮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