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有效地运用时间,降低变动性。它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而时间管理的目的:决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判断时间管理能力重要指标】
1:学习和工作中,在规定时间内,目标达成的情况以及创造的价值。
2:个人知识与技能是否增强。
3:梦想实现的具体情况如何。
以上三点是评价一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时间管理三大误区】
我曾经做过很多次时间管理,我会拿本子记录安排,有时候也会拿电脑编排日程表,有时候也用手机做好备忘录,加上提醒,来让自己尽量去符合自己的时间管理安排!但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见成效,忙忙碌碌的却总是感觉一团糟。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如何才能做好时间管理,走出误区。
误区一:时间管理只有老板或领导需要做,小职员和学生不需要!
其实这是常见的误区,所以就会导致,会做时间管理的人效率很高,而不会做时间管理的人,总是服从被动式的安排,却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但是我们要知道:所有成功知名人士都是从普通人开始的。所以在熟练掌握技能前,都需要不断的练习,这就需要一个人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能力和效率。因此时间管理是一项越早掌握,就越早受益的技能。
误区二:时间管理就是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一项项地去做好。
我也是,包括目前也是,我会把每个月做的事情提前做个表格计划,但是依然感觉每天碌碌无为,有时候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今天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时间管理是个综合理论。如果把计划当做时间管理,是想的太简单了。而真正需要做的是:把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及再次计划做成一个大的循环体系,这才是时间管理。
误区三:高级管理者有意识形成自己时间管理,但更多喜欢模仿他人。
虽然高级管理者有意识,并有自己的时间管理,但是因为想强化自己,而过多的去模仿他人,学习太多的管理课程,而没有了适合自己风格的管理模式。
其实,要清楚时间管理能力是具备人格属性的。因为人和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人与人管理时间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就不能要求每个人的时间管理都趋于一致。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避免因为盲目的效仿他人,而让自己在时间管理上找不到方向。
时间管理评价标准
为了避免盲目的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就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基本时间管理评价标准。这让我看到,张萌萌姐是个时间管理能力很强的人,她能够在每天都很忙碌的状态下,一年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一年出一本书。这足以证明,她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强。所以我也应该学着,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管理评价标准。
时间管理中有两个著名代表,分享一下:
1:10000小时定律。教授通过大量研究发现,10000小时就是一个基本时间需求,他还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一个人话费了越多的时间进行精细化的训练,那么他就越可能做到更好,并且在这个领域当中达到顶级水平。
2:名书《异类》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想修炼到10000小时,就需要不断的进行重复练习,练习越多,就越可能达到领域的顶峰。所以想完美地掌握某项复杂的技能,这个临界值就是10000小时。我们需要恪守这个真理。所以实践出真知,我们必须要亲身去实践,才能发现它的奇妙。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10000小时定律并不能只以时间作为标准进行衡量。它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我们需要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生命有效周期到底还有多长时间?这个思考问题以及自问自答的反思,最好坚持每周一次。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现在就是练就人生硬本领的最好时间”,只有想明这些,确立好人生目标后,再利用10000小时定律去实践,来能够距离梦想,越来越近,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强…
所以,时间管理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的能力。我现在的时间能力管理还很差,需要在时间中去找寻属于自己的风格管理时间。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我的孩子,让他们学习正确管理自己的时间,更早的通过正确的有效的时间管理来经营自己,让自己的人生过得越来越好!
你们准备好一起来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了吗?一起加油吧!!!
——我是一名温婉爱学!热爱提升,挑战自我,并超级喜欢科学育儿理论的——晨雨设计师!希望你们能喜欢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