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斋,谈自我之《犬奸》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聊斋志异》
原 文
青州贾某,客于外,恒经岁不归。……
蒲松龄《聊斋志异·犬奸》
解 析
这故事说的是商人贾某常年在外,妻子就经常找家里的白狗做特别事情。没想到这只白狗的领地意识太强了,看到商人贾某和妻子一起,就把贾某咬死。官判把狗与女人游街示众,只要给钱,都可以看人与兽。最后人与狗都被酷刑处死了。
弗洛伊德在他的1923年 The Ego and the Id (1923b)专著里正式提出了结构理论Structural Theory。在该专著中,弗洛伊德详细地描述了三个心理功能机构:超我Superego,自我Ego和本我Id。当时,弗洛伊德对自我Ego的功能描述是,一边要满足超我的严苛要求,如道德、规则等,一边又要满足本我的本能冲动,听起来就像一个三明治的受气包。
不过,以安娜弗洛伊德为主要代表的自我心理学家认为,自我不仅仅是为超我和本我的冲突找到折衷的解决办法,还对个体的健康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发展是有很重大意义的,一方面自我的发展是涉及了防御机制的发展,一方面自我的功能是帮助我们去适应环境和关系,一方面自我功能和我们的认知功能是有很大关系,帮助我们去处理外界刺激。这些都很大地扩展了我们对自我Ego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知道在古代,社会对于女性有诸多严苛要求,比如三从四德,这都给女性带来了很沉重的枷锁。女性不可能像男性那样有机会出去浪,要守贞洁要重名誉。即使嫁给了不喜欢的人也无法离开,除非被夫家休了,那也会落下很不好名声。如果古时女性很勇敢地选择离开了,回到娘家还很有可能受到周围邻居的冷眼。与此同时,我们作为个体是有自己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的,这势必会和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有很大的冲突。
但一直压着自己的欲望和本能冲动也不是办法,这就像火山要爆发一样,洪水要泛滥一样,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宣泄,势必会通过别的方式,甚至不为常人所理解的方式曲线救国般地宣泄或者满足。
在这个故事中,商人贾某的妻子的所作所为反映了自我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发展防御方式,为超我和本我的冲突找到合适的释放途径。
我们能看到这商人贾某的妻子面对社会要求,和因为丈夫长期不在身边导致自己本能冲动无法很好释放的冲突。贾某的妻子很可能一方面因为周围邻居大多是歪冬瓜劣枣,没有合适的选择,一方面担心会被别人风言风语,一方面一直在家里深居简出的,一方面自家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比较优越,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这种不能外传的无奈。
所以她的自我Ego选择了白狗,这是在超我求下,为本我找到的一条释放途径,好歹那白狗也不可能和别人到处宣扬这事,而且大家都以为只是普通玩玩狗,还几乎想不到会有她的这样玩法。
在现实当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言行,其背后都体现了很正当合理的心理逻辑或者功能。
比如妻子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和丈夫吵起来。这有可能是妻子自我Ego在面对内心渴望得到关注,但直接说出来让自己觉得是件很羞耻的事情,这样的内心冲突,而选择因为一些琐碎事情和丈夫吵起来,一方面会因为妻子可以在这些琐碎事情上找到合适理由,一方面吵架时丈夫的注意是在不断应对妻子,让妻子能感受到了关注和在意。
又比如,我们明知道感情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长痛不如短痛,拖着只会让自己损失更大,但是我们依然会选择拖着不愿意离开。这有可能是我们的自我Ego在面对内心想远离在这段感情给自己带来伤害的痛苦,但是分离会对自己意味着会重复体验幼年时面对父母和自己分离时的痛苦,这样的内心冲突,而选择了拖着不去面对感情的结束,一方面不管这事情,自己就不会再次体验到分离的痛苦,一方面似断未断的关系也是远离感情给自己带来伤害。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去习得更多的合适的防御方式,也就是找到更多合解决问题的合适办法,为自己的内心冲突找到更多的健康或者大众接受的释放途径,比如升华——把自己在家里的无聊用艺术、写作等创造方式表达出来、转移——把自己的痛苦用打布偶娃娃的方式宣泄出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