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玩了三天,去了川西,一个很美的的地方。
有的时候,在景区,看看休闲的人们,就觉得人这一辈子,怎么过不是过?有必要在人山人海的城市里寻找自己吗?
很有可能在这大山里,自己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这才叫做自己。
可是,当回到酒店,入睡的时候,你还是会思考,工作,项目,如何提升自己,怎样把自己的身价标的高一点,然后买个好价钱。
没办法,人生而为人,我认为是人是相比于动物懂得承担更多的责任,谁知道一群人躲在景区,开着民宿,是在寻找自己,还是在逃避现实。
继续说回本书,这书在路上不方便,所以就没带,回来看了第三章后面的几节,也不知道是不是出去玩了一天,脑子里的脏东西给扔掉了,还是心灵生化了,突然觉得这书也没那么压抑。
第三章后面有两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第一个,是他的章节标题。
“全或无”也会成为你的绊脚石。
主要讲的是,好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逼上绝路,例如,书中举到的例子,两个人面临升职,结果公司没有通过,一个觉得是自己能力有问题,要彻底地改变自己。
而另一个,是觉得公司有问题,要跳槽。
其实这个故事,我们觉得会很平常,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做的,要么怪罪于自己,要么怪罪于环境,这是绝对思想,我认为凡事出现绝对就是有可能出错的。
书的后面,讲解了这主要是“爱人”和“勇士”因素的影响,从而会引发思想家和梦想家的行动,先不管这理论如何运作,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我不好单方面的下定义。
就关于这个现象,我觉得值得反思,为什么我们老爱把自己逼上绝对的一方呢?
其实细细想想,这里面的改变自己,其实是舍弃自己、否定自己,而跳槽,其实也是逃离现有的环境,我本人说实话是一个比较“丧”的人,向往着光明,却眼中看到了许多灰暗,人在极大的压力下,往往会选择负面性的行动,舍弃自己本身的行为和逃离自己现有的环境,这其实都是一种逃避自我的手段。
(以上言论可能过于丧气和带有灰暗感情色彩,请不要盲目认同)
但是这种逃避手段里面,夹杂着改变,舍弃自己是希望融入环境,逃离现有的环境是希望找到适合的环境,这其实是一种求生的手段,我认为涉及到求生,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感情色彩。
其实往往我们的生活,都是处在生存的点滴之上,无所谓“全或无”,但往往我们的行动会趋向于极端,所以,我觉得,除了书中讲到的难以揣摩的方法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平常心,或者找个有平常心的好朋友、爱人,听听他的建议。
还有一点,他提到:内在的旅程有时候是按照逆向的规律运行,前进看起来感觉像是倒退,所以,当你忙于沉思“不正常工作”的时候,其实你感知到你以前没有感知的地方,你在前进。
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是因为他是我这一年的写照,我在6月份辞职,说实话辞职后,我明显的体会到疫情下的失业潮是怎样的残酷,每天过的非常忙碌,找工作,提升自己,包装自己,学着面试话术,天天累的要死,再加上精神压力太大,却发觉面试一天比一天少,感觉一天比一天差。
后来当我决定,先不着急面试,先调整自己的时候,学着阅读,早起,锻炼,偶尔去面试几次,结果在没什么准备的情况下,就入职了。
入职后的工作环境还不错,公司氛围也挺好,渐渐的,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然后看看自己写的日记(写日记真的很有帮助),发现其实我入职以来的几个月,是今年以来提升最多的几个月。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玩笑,当你过分的追求一件事儿,发现望山跑死马,心里放不下,现实中也得不到,可当你静下来,却发现日行八百里,目标早已在眼前。
还是那句话,平常心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