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见功夫,踩坑出认知

因为很多朋友曾经抓耳挠腮都跟我聊过,现在什么事儿都不好做,很痛苦,没流量。

所以看了很多IP、新媒体、短视频的内容,开始自己下场做,结果发现要么播放量250,想抄别人的爆款,也没抄明白。

一方面不知道什么是值得抄的,一方面不知道怎么抓住要点,就算抓住了怎么用到自己身上。

那这些点其实也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说实话,本群的朋友也是看着我成长起来的。

我一开始也是一个彷徨无措的流量小白,是随着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才能在抖音、视频号做出多个10w+口播视频;才能最近在小红书实践,第4天笔记就达到1500播放,第6天迅速提升到1.67万观看。

所以,也感恩群友们的关注给了我很多的能量。

我也一直在想我能不能做点什么,来反哺大家。


这几天搞活动,真的是节奏快得像打仗一样。

我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好吧,那我们先来点开心的!

第一个好消息:

我用ChatGPT辅助内容创作,已经越来越上手了,感觉自己渐入佳境。

特别让我兴奋的是,GPT帮我写的用户转发朋友圈的参考文案,使用率出奇地高——说明真的有打中调性!

其实这个用法我之前在朋友圈也分享过好多次,说到底——就是简单、好用、顺手。

第二个好消息:

我打通了一个从用户需求到内容产出的闭环。

有点像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感,突然知道了内容到底该怎么做。

至于坏消息嘛…

哎,说出来都是泪,这两天连续踩了企业微信的坑,今天还爆了个雷:一个微信群炸了,还有个小助理的号被限制了。

其实早在上次我因为绿色微信被封助理号之后,就对企业微信有点“常识”了——比如知道要养号。

但我发现,真正的“常识”,还是得靠踩坑来长。

比如我不知道企业微信没认证之前能拉几个人,

也不知道群里一旦出现陌生人,要怎么防止被举报、该设哪些敏感词……

所以,我的今日复盘如下:

1, 工具的基础常识,真的得重视。

就像我有个朋友,之前因为用GPT调用API不规范被封了号,类似的事,企业微信也常见。用之前要了解它的游戏规则。

2,多做调研,看清最佳实践背后的逻辑。

别人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长那个样子?对照自己的操作,差在哪儿、缺了什么、可能出什么问题?

3,实践才能长出真正的认知。

说实话,我搞这个小红书训练营,一开始只是想让关注我做内容的朋友能多点实操经验,顺便也帮我筛到合适的伙伴。

没想到,真动手做之后,收获巨大。

从目标梳理、用户画像、任务设计,到AI文案辅助、群运营、企业微信使用、表格协作、远程团队管理……

原来这中间有这么多细节,这么多坑!

所以啊,别怕事小,干就有成长。

就算是踩坑,也踩得挺值!

感谢这些天一直包容、陪跑、帮我出主意、被我打扰的朋友们。

接下来,我会慢慢把这场“打zhang”的经验拆开来分享,

也欢迎你随时围观、提问、甚至吐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