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政,就会像北斗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建立德政在一定程度上对百姓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是有益的。从事政治的人应该用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用道德去教化普通大众,以此来弥补法律的不足之处。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做的事。以良好的德行来感化周围的人,靠拢我们的人便会慢慢多起来。人生再辉煌也总有终结的时刻,然而良好的德行却能够永垂不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重要的是用自己高尚的品德证明自己。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所蕴涵的思想大义,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纯正。”
《诗经》是孔子深入研究的一部作品,其中无论是抒写忠孝之人的远大志向,还是抒写忧男怨女的相思情怀,都是至情流溢,直写哀曲,绝没有虚托伪饰,扭捏作态。所以孔子用“思无邪”来概括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叹:这些诗都是发自真情而创作的呀,思想典雅且端正。书读对了,我们的内心才会没有杂质,才能去除邪恶的欲望,这样我们的思想也就归于纯正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法治是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虽然免受刑法,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理智去整顿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使人心归正。”
单纯的依法治国,百姓可能惧怕受刑法而不去犯罪,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犯罪可耻。并且凡事以法为定论,有些情况下避免缺少人情味。最合理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法德兼行,用道德教化百姓的同时又用法律威慑他们,让他们从内心里明白犯罪是可耻的,从而具备廉耻之心。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15岁立志学习;30岁能够自立于社会;40岁能掌握各种知识;50岁懂得了顺应自然规律;60岁能对各种言论融会贯通;70岁能随心所欲又不越出礼的准则。”
孔子将自己的一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不论周游四方去讲学还是出仕为官,他都以学为重,并且做到了善始善终。学习做人的根本在于修身养性,而得义的养成在于勤奋苦学,岁月向前推移,我们所需要的学问也不断的更新,而学问的真谛就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切体悟。学贵在持久,人生的大学问也是在循序渐进中求得的。伟大出自平凡,把对生活的体悟积累起来,从而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哲学思想,总有一天你会成就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