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基本都是按里程碑进行的,那脑伤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简单的分享一下。
1.头的回旋和抬起
(1)仰卧位不能抬头:是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颈反射等影响,致使颈部肌肉紧张和不同程度地瘫痪,所以不能抬起头部。 (2)头部回旋:头部回旋困难,可能只偏向一侧。只有当颈部肌肉出现随意性之后,才可能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上,在床面上左右回旋。
(3)头部抬起和回旋:只有发育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上头部可以抬至空间位,并保持回旋活动。
2.翻身运动的发育
(1)不能翻身: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原始反射的影响,使患儿颈部回旋、肩和髋关节的内收、外展,致使躯干回旋功能不能发育,所以不能翻身。或者两肩胛带明显内收,致使在身体回旋时两肩关节必须同时进行的内收、外展活动不能得到活化。下肢方面,由于明显的紧张性伸展,难以出现当躯干回旋时所需要的下肢屈曲内收和外展活动。
(2)翻身、侧卧:正常小儿通过肩和髋关节的内收可以翻身至侧卧位,上、下肢应用内收、外展的力量,可保持躯干在侧卧位上。如果有肩胛带内收,则上臂被牵拉向身体后方,难以得到用上肢支撑身体的内收、外展活动的活性化。下肢方面,在身体下方(床侧)的下肢内收、外展力量弱,难以将体重转移至摆动相下肢(上侧下肢)上。
(3)翻身、腹爬体位:当躯干能够进一步回旋至俯卧位的发育水平,就可以具有用前臂支持躯干的功能。下肢方面,身体下方侧下肢应用外展的力量使身体翻至俯卧位,再将部分体重移动至摆动相的下肢,成为用两下肢支持体重的俯卧位。 若残留肩胛带内收,则难以将两上肢向头的方向伸出。同样,若下肢残留伸展紧张,屈曲不充分,则不能进行腹爬。
3.腹爬运动发育
(1)上肢对称性腹爬前进:上肢对称性腹爬前进是原始的腹爬模式,刚开始腹爬时,是首先将两上肢同时屈曲,然后两上肢同时伸展的方式使身体前进,是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内存的对称性移动。此时,下肢处于伸展位上,多是被上肢牵拉向前而不活动。当有两肩胛带明显内收,或上肢的支持力和推进力弱时,则不能进行用一侧上肢屈伸地推进运动。两下肢伸展紧张明显时,屈伸的活动少,也不具有左右分离性。
(2)一侧性交互腹爬:当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减弱后,上肢可以用上力时就可以通过一侧上肢的屈伸活动使身体前进。同时,也可见到屈曲侧上肢的对侧下肢屈曲,成为对侧上、下肢交互状态。尚没有躯干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离回旋活动,可以进行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屈曲的形式反复地移动前进。
(3)四肢(两侧性)交互腹爬:当下肢的紧张减弱,出现了躯干回旋活动时,体重移动至伸展侧,开始进行两侧性运动,即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屈曲、伸展的四肢交互移动。当各下肢容易进行屈曲和伸展活动,骨盆也可以上抬时,就可以为获得自立坐位做准备。两上肢可用上力,可在肘支撑位上进行交互活动,下肢也可进行交互性活动,完成交互体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