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七律·甲辰立秋一首》
——聚之
寻诗数日已新秋,
伏热难挨岂罢休。
月入莲池清自许,
身游竹径任缘由。
飘然一叶能成赋,
岁满三秋好作筹。
枕扇清凉无觅处,
西风暗锁万云收。
( 附注:今年夏至以来,气温一路攀升,酷热难耐。入伏以来,更是恶劣天气不断。地球环境堪忧!这或许就是老子所说的“人祸”吧?
2024年8月7日,是农历甲辰年七月初四,是日8时09分立秋。历代文人骚客,大都有节令赋诗的雅兴。今日立秋,我也有意试作一首七律,以慰己心。
纵观立秋古诗,以七言绝句为多,其中最为大家称妙的,当属南宋·刘翰的《七绝·立秋》,其诗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影中。
刘翰,字武之,长沙(今湖南)人。曾为宋高宗赵构宪圣皇后侄子吴益子琚的门客,有诗投呈张孝祥、范成大。久居临安,布衣终身。
我这首《七律·甲辰立秋一首》,采用七律常格“平起平收,首句入韵”格,并用平水韵“下平十一尤韵”作韵脚。其中“筹”的本义是古代计数用具,“作筹”有谋划、安排等意;“枕扇”、“无觅处”,典出刘翰诗“一枕新凉一扇风”和“睡起秋色无觅处”两句;“西风”是秋风的雅称,秋风一般自西方方位吹来,故称西风。也有称秋风为金风的,个中缘由是按照“阴阳五行说”解释一年四季,秋季属金,所以秋风也可以称之为金风;风“锁”云收,主打一个“秋老虎”是也。
此诗的起、承、转、合恰到好处,颔、颈、尾三联俱妙,或可一读。某君戏曰:此乃南宋·刘翰《七绝·立秋》的姊妹篇!众友闻之,会心一笑。
聚之补记于豫章否极堂
2024年8月4日
农历甲辰年立秋。)”
翻一本书(叶芝诗集/(爱)威廉-叶芝著;傅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其中写到:
“我最初并没有更好的计划。我原先以为要等这或等那
我要在这里把时间都睡去
尽管冬天的风很讨厌,我不会因你的言行就觉得心灰意冷,只要这风来自南方
你想夺走我生活中各种愉快想法和各种给人安慰的事物,就尝尝这个
可是还不如揍一块石头,因为酣睡者没感觉或者不在乎”
“穷人变成了富人,富人又变成了穷人,而我正在奔向乐园
可是我从未遇到过一个伴,把我的幻想当做风一样,没有人能够购买或打包”
“人们是欲求少所得却多,还是欲求多所得也多
人或魔都无法让他疲倦者所得最多
他喊:时间到了。三个乞丐跌倒在地,打起鼾来
也许我还会碰到好运气,既然他们安静了
也许我会捉到一条鳟鱼,只要我显得满不在乎”
“他的辛劳换来了成堆的侮蔑;他的慷慨换来了成堆的耻辱
你品尝那咸腥海风,在街头巷尾静静倾听的时刻还没到来”
“突然间我想起:在寂寞的高处,一切在上帝的眼中,我们的声音之噪杂被忘却,绝不会有灵魂缺乏那水晶般美妙的叫声”
“对任何如簧之舌,最好是缄默投降
纵然谎言被揭露,他也会旁若无人
生来惯做比凯旋更难的事情,扬长而去
因为已知万事当中这是最难的一件”
“为什么产生要爱必死者?为什么神仙被凡人背弃
对于在大海的面前咆哮、认为剑击比恋人的曲子更加悦耳动听的那群体,我不再看好”
“惟有无用的美德才赢得光阴的青睐”
“凡事都能诱使我抛开诗艺…如今没什么比这习惯的辛劳来得更得心应手…要是我能随心所欲,会宁愿比鱼更冷更聋哑”
“弱者夺取强者创造的成果,直到被高高举起者种种跌落,和谐之后是不和谐到来,一切都处于同一的平庸层次”
“有没有一副笼头给这位普罗透斯?他就像那透气的海洋般变幻无常。或者说,就没有一个,最受欢迎的人,不是人家嘲弄我们时,我们也嘲弄”
“你说,正如我曾经常出借口舌…但可有赞扬自身上跳蚤的狗”
“一小时的温和,一天的闲谈议论,谁与谁的惯常谈话内容,可是灵魂和肉体都不曾触及”
“美好可爱的一切不过是一种短暂、虚幻如梦的愉快”
------
我
看到了她的一则分享,
有关于教育,这就像一则提示,让我问出:
“怎样?大丫头升学,什么专业,什么学校?”
这颗小石头丢出,激起一些水花。
她:“考到XX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了”
她:“过了特控线AA多分”
她:“她自己心气有点高,一心想进YY医,对XX不是太满意,一直拧巴着想复读重来”
我:“学医的话,有好长的路要走,出来就是DOCTOR了”
她:“是的,所以我劝她不要浪费时间,本来就要学5年。努力考研考回广东来”
她:“她不喜欢数学和物理,对医药行业有兴趣,就选了这条路”
我:“她已经同意你的观点啦?她爸爸怎么看?”
她:“她毕竟小,不经事的年纪。名校情节较重。但对复读的风险,她还是有点没有把握能避免。临床分太高了,复读再涨个BB分,院校档次也差不多。”
她:“她爸也是说,要是想换专业就复读,要是还想学临床,就没有必要复读了。XX是70年历史底蕴的老牌医科大学了,省重点,也是一本院校,就是偏了点。学校不错,专业也是医学里较好的”
她:“只是我们要供她读至少8年的书”
我:“偏一点,其实是好事,真的想学东西,想出来作为一个好医生,帮到别人。恭喜。”
我:“只是我们要供她读至少8年的书~~~~毫无疑问,你们心甘情愿。”
她:“做父母对孩子就是托举吧”
她:“让她以后能独立”
她:“你们家姑娘现在读初中?”
我:“明年中考”
她:“哇,你要陪跑了”
她:“你们中考完,我们家老二就中考”
我:“哇,你要陪跑了~~~应该说是一种福气:有得陪”
她:“累并幸福着”
我:“临床医学,她想动手术刀吗?”
她:“临床在考研时会定方向,本科是全科都学”
她:“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骨科,麻醉,映像等全学”
我:“你列的这些,有她特别倾向的吗?还是泛泛地穿个大白褂,那个医生的样子。// 我好奇的是,她选择这个的时候,动机是什么,或者说,想象中看到的是什么?”
她:“一是,避开高数和物理。所以不学工科。二是她喜欢生物。至于做哪个科室的医生,看到读完本科后的,她的喜好和能力所在”
她:“另外,一个可能是虚荣心吧,认为医生稳定,越老越吃香。”
我:“你说的不算数。今天晚上,你采访一下她,我要听到她自己说的。”
她:“这就是她说的”
她:“我报志愿时,她说”
她:“我按她的意愿,报的志愿”
我:“认为医生稳定,越老越吃香~~~这个也是她说的啊。//你说的第一条,我是有认为是她自己的看法的。”
她:“嗯,她应该是学姐们说的”
她:“我也认同这点”
她:“我还吓唬她,学医很累哟,她说大不了,去医药公司做”
我:“确实,医生是长久的职业,即便退休了,也用得上,过往的”
她:“她爸不想让她做工程师,他认为那是男生们干的活”
她:“学医也可以去凑热闹考公卫健委,药监局”
我:“我刚才还在使劲地想,我在中学的某个时间,是有想过长大了当医生的,但后来高考的时候怎么就一点都没想了,不知为什么。//是。我跟他这点类似,虽然理由不完全相同。我跟我家丫头说了,她到时,可以学理,但不要学工。”
她:“女孩子专业其实不宽。法学,财会,医药,基础学科师范类的”
她:“好多医学生弃医的”
她:“深圳的孩子去偏远的地方上大学,为啥是好事?”
(她这是在回问我先前所说的:偏一点,其实是好事,真的想学东西,想出来作为一个好医生,帮到别人。恭喜。)
我:“安心读书。就像去到军营,就像去到修道院”
她:“若嫌弃这个地域不好,就得努力学习,考回来”
我:“考不考回来是其次。是在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可以少去很多的浮躁。/:医,哪儿都可以学到,在偏处学,不会比在大城市里学得更少,但可以心静许多。”
她:“是的,不像工科,要去科技发达的地方更好些”
我:“你们家姐姐读了医,回头妹妹或可以选读法律或者金融。然后,这看上去,就像是犹太人家的传统选择。”
她:“你猜对了”
她:“我不想两个孩子都学医,我会引导妹妹不要学医”
我:“哦,学医是你引导的?”
她:“我没有引导”
她:“但是,妹妹我得引导,不能学医了”
她:“不得像姐姐那样,全由她自己做主”
我:“都可以啦。不一样呢,叫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一样呢,叫好事成双。”
她:“不能再学了,供不起的”
她:“一个医学生有可能要学14年,到时我都快70了,还在供孩子读书”
我:“姐姐和妹妹,可以接力的”
她:“姐姐本科毕业,妹妹进大学,要是姐姐同时读研,一个月,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得上万了。五年后,才是我们压力最大的时候。”
后来,
我向另一位妈妈问出:
“怎样?你家CC的升学,什么学校?”
这颗小石头丢出,激起一些水花。
她说了学校,我的感觉是不好不坏,
她说了她们家丫头不爱学习,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她给了一个过往的学校录取线,
我看了看,估摸着,找8,16,32和64与最前面的分差,
告她:“依她目前的情形,按上面这个分数差值,体育得丢掉十分,估计在前十六吧。随她去吧,不行,就前三十二,再不行,就前六十四。”
她提议,大意是可以特别训练一下的,体育得满分。
回她:“算啦,随她去。训练了这个,就会损了那个。时间就那么多。看着比大人996还忙,有什么必要?发现她的强项(有兴趣的),朝那个方向去,就好。”
她问起补课,又觉得我自己或可能就是好老师。
回她:“这方面,她没花我一分钱。我自己也没给她讲过学科,随她自己去学。”
我还在念叨她前面的那句“不爱学习”,
我说:“孩子的焦虑,大多是来自家长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松,放松…怎么样都好,不要太在意,成绩,名次。”
她说:“向你学习”
我说:“这一点,你或确实可以学我哈,若你对CC要求较高、较严的的话。//我确实相信,这个年代,每个小孩的前程比我们那时广阔多了,最主要的,不是眼前去和别人比这比那,而是始终有个较好的心态,在基础学习中,小孩能够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让这个兴趣牵引她自己往前走。//每个小孩的成长曲线都不一样,我们做家长的,无非是尽可能地做她们的坚强支撑:你,只要往前走去,就好,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眼前成绩好,不代表什么,眼前成绩差,不代表什么,最关键的自己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自己要去到的地方(目标),自己在一步一步,走近它。//感慨一番。共勉。”
她回:“嗯嗯,谢谢”
---2024年08月08日
===
(以前写的文字,在20220802的这个早上,想起来要以卷积的方式与新的文字交织在一起。过往随文的附图,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对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终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读一遍,修订下错别字(若见到)。)
拂拭尘埃(五八六) 2022.02.02
下午。天阴着,并没有下雨。你说是不出门了,我说还是出门。一个选择稍远,一个选者稍近,进到地铁车厢,两个的间隔站数,清楚无误地在你眼前。你选择了近处。没所谓,近处和远处本没多少区别,都是公园,可以走走,可以看看。朝那边走去,两边的店铺关闭着,路上行人稀少。朝那边走去,接近公园的时候,所见与往日并无二致。
很多的小孩,很多的老人,带小孩的多从远处来,是老人的多从近处来。你显得有些萎靡,我说是中午给爷爷打电话弄的,你淡淡地一笑,并不出声。眼前有一池水,小孩们聚集在水边,陪伴他们的大人聚集在水边。道上有很多人在散步,那是单个或者成双的大人。我们去向水边,我站在了最靠近水滨的石头上,低头看向近处浅水,没有鱼。
眼皮的上方,有水圈凸显,抬头看去,三两米远处是深水,在深水和浅水的结合部,有一条大点的鱼在游动。所谓大,比野生的成年鲫鱼要小,是相对小蝌蚪那般的小鱼苗而言的。我的背包里有一个网兜,带着它就是为了能够派上用场,虽然它的网眼的尺寸很让我有些怀疑:小鱼苗或会从那网眼中穿越?怀疑归怀疑,总得试试先,才能清楚结果。
天太凉的缘故吧?鱼苗若有,也在深水中,何况很大可能是还没有。等等吧,等到池水中见到蝌蚪再说。家里阳台上那个水桶,这两天我就没有见到那条唯一的鱼。因为见不到,无从判断它是沉到水底去了,还是丢了性命。冬天,空气的温度低,水的温度浅层比深层低,底层暖和些。夏天,空气的温度高,水的温度浅层比深层高,底层凉快些。
连同那天我们在超市,从那些小鱼身边过,你很有点想带回几条的,我也是。不过,我还是劝你:等天气暖和一些再说吧。那天,你也不想出去。那天,去楼下超市逛大概是你这天出门的设想。在里面待了很久,虽然先我已经决定等人少的时候再进去,这些天尽量避开。真得跟你进去了,上了二楼。其实还好啦:人并不是很多,小孩比大人多。
你在玩具和文具架边流连,我在这个或者那个地方,静处。有一时,一个小男孩提着一盒大大的玩具,边上一位年轻男子在,想来是爸爸吧。爸爸说这把枪太大了,换把小的吧。他拎起这把,男孩说家里有了。他拎起另把,男孩说已经玩坏了。他有他的理由,这把枪太大了,带回去的话,妈妈又会有意见的。他也试过威胁了:反正我不买单。
男孩始终将那把枪拎在手里,他有他的理由:这把没玩过。他有他的说辞:你不要这么小气,好不好。他们的对话将我吸引过去,看他们。后来,两个人都不出声了,之前也没有听到他们达成合意。静静地,他们走开了,男孩手里拎着那个装了把大枪的玩具盒,爸爸跟在后面,看着手里的屏幕。我想起来看他们这一幕的最后结局,跑了过去。
想要拍下两个的背影,他们已经在扶梯上往下。在他们和我之间,还有其他人间隔在。觉到很好玩:行动总是优于言语,这个爸爸终归是妥协了。那时,我还站在玩具架边。接下来,我不知道你去了哪里,只记得你先前从我眼前闪过。我往你去的方向走去,找你。见你蹲在文具架边,找个地方我坐下。桌子的对边坐了两个小女孩,在看着书。
她们的斜后方,有一个玩积木的台子,聚集了几个小孩在。有一个小男孩坐一边。有一个小女孩坐他右手隔壁那边,小女孩的身后站了她爸爸。小男孩在找哪块积木,小女孩将手头的一块积木递了过去,就好像她知道人家正缺她手头的这块。接下,小女孩又将手头的另一块递了过去,小男孩没有表示要没有表示不要,她和他两个玩在一起。
她爸爸在后面提示她:各玩各的。看着她和他,我以为这是两个小孩玩在一起,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她想要和他玩到一起的一种尝试。后来,小男孩去了他自己的左手隔壁那边,与那小女孩对面了。这时,来了个大点的女孩,坐在他留下的空位。照旧,那小女孩还在捡起一块积木,还在递给她的斜过(之前是那小男孩,现在是这大点的女孩),
有一位年轻女子,在眼前的文具架边走动。我看见她手头拿了个不知是啥的小东东。我在用自己的左手按摩着自己的左膝,那个有些异样的膝盖。我发现不只是膝盖的问题,整条左腿,膝盖以下的小腿和膝盖以上的大腿,在按摩的时候,都有触痛。我站起来,走向前面,那个摆着按摩小东东的架边,明白了那女子手里拿着的是用来按摩头的。
我取了一个滚轮按摩器,坐回远处,借助滚轮来按摩自己左腿上那有触痛的部位。你耐心地在货架边上挑选着你要挑选的,我耐心地坐在桌边按摩着我的痛腿,各得其宜。一会,你过来放下一个小文具。一会,你过来放下一个小玩具。我背后的那边,只剩下一个女孩和她的大哥哥。两个人在玩小屏幕上的游戏。大哥哥玩过了,轮到妹妹玩。
大哥哥在边上拍篮球。我继续按摩着,等到再次看过去,妹妹和大哥哥都不见了。桌面上只剩下一本书和那手机。想来是妹妹玩过了,搁下那手机去找哥哥去了。想来他们两个就在附近吧。边上走过来一位,暂时我给自己分派了一项小任务,看管这手机。希望他们两个快点出现,不要让我担责太久。没多久,他们出现,他将手机放进兜里。
晚点,我会认为跟你一起逛超市,买了这个按摩器,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幸运,幸运到让我明白了左膝疼,不是那几片关节骨头的问题,而是周边那些筋那些肉的问题。后来,我就总带着它出门。你在边上玩器械的时候,我就用它不停地按摩着那条伤腿。于是,那幸运持续,让我感觉到在这么不停按摩之后,左膝已经变得不痛了。
中午。你在吃早饭,将要结束。我提议给爷爷打电话拜年,先我怪声怪气地例举了几个说辞,给你做参考。你看了听了,坐在对面笑。电话拨通了,我和爷爷聊过了,轮到你了,预先我请爷爷耐心在那边听,不要催不要急着挂电话。这下,你进入了考试状态,坐在那,像是在想着什么,却始终没有开口。爷爷在那边,先说出了他说给你的。
你还在静默。静默的时间是如此之久,让走开的我觉到有些尴尬,让电话那头的爷爷觉到有些尴尬。最后,爷爷在一再提示之后,把电话挂了,你和我继续那静默。暂且不管它,我继续我的议程,拨通你外公的电话,我讲过了,你妈妈在那头,不停地敦促你给外公拜年,你和她斗着嘴。终归是没有让你单独给外公说些什么,电话就挂掉了。
后来,我们又和爷爷通了电话。我和爷爷聊了些别的。我开玩笑,让他大人不见小人过。听得出来,他这会的心情大好,已经不像之前挂电话时那样,我理解的很有些失望。你在边上听着,听着我们的说笑,你也笑着。我没有再试图让你单独跟爷爷说句什么。虽然在挂了电话之后,这一天有好几次会再问起:要是再拨通电话,你会说什么?
我告诉你我的思考吧:给老人拜年,是我们给你分派的任务,并不是你自己本想的。做父母的我们和你之间,并没有拜年的仪式,甚至我都没有跟你说声新年好。给老人拜年,在我自己还是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自己并没有亲历过,或者说,当面对老人时,我的嘴巴不会比你说出更多的。我知道,你坐在那想着你的答案时,你心中有你要说的。
下午。我们去了那公园。我们在那个人很多的地方,停下来观赏。有一群人在比赛,踢毽子。有一群人在跳舞,用作表演的舞蹈。有一群人在跳舞,用作健身的跳操。跳舞的那几个是男的,年纪并不小,那个脸上总带着笑的主跳,我总觉得他的面容有些熟,先前或在哪见过?最热闹的还是这毽子比赛,真是精彩,站在边上旁观的我,不时喊好,不时起笑。
这一天,我们没有走多远的路,没有多少运动。不如说,我们就这么在场地观赏了别人的运动。你坐在那里,看着这,看着那,我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联想了什么。反正,我是觉得这样地看到,很是值得,就像坐在台下,看舞台上的表演,一出戏。看戏,让我们放松,让我们思考,让我们学到。后来,我给你讲了几个小剧本的故事,你很有兴趣的样子。完成于2022年0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