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越来越相信缘分,你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人、读到什么书、听到什么话、经历什么事、都是因缘和合而来。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量子纠缠这件事。
2018年考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同学,因为同龄同区且性格相投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朋友。
有那么两三年,我们的生活非常同频共振,她换了单位,我也换了单位;我换了赛道,她也换了赛道;她爱上慢跑,我也爱上慢跑;我成长焦虑,她也成长焦虑。
我们有一个三人闺蜜小群,每次吐槽或倾述,彼此都能深度共鸣相互疗愈。每每交流或相聚,我总是忍不住感慨,有气场相合且能量相似的朋友一起渡劫,是命运多大的慈悲呀!
栖息简书后,又意外遇到竹林外帮主。起先只是在她的思想和文字中共鸣,后来发现我们竟然是同一天生日,很多价值观也高度一致,甚至人生中的经历和心境也高度同频。
每次碎碎念都能在帮主的留言中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回声,也总能在她的文章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有时候我会默默地想,这是巧合?还是帮主特意用她的慈悲来共鸣我?后来想,不必深究,量子纠缠没有道理可言。
读书也是这样,自从随心所欲后我选择书就很随心所欲。没有明确的书单。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遇到想读的书就开始读。
2024年开年以来读了21本书,一大半都是意外的邂逅。比如上周读完《活着》,空窗期随便打开微信读书翻翻,竟然意外入坑了《人生处处是修行》,作者鬼脚七。
不管是书名还是作者,孤陋寡闻的我都不熟悉。扉页上说鬼脚七从大厂到修行,一时好奇就想读读看。内容说不上高深、观点说不上独到,但一章一个小短篇、一篇一个小话题读下来,发觉还挺亲切。
有些自己认同的想法被简洁精确地表达出来了,很好!
有些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被系统全面地理顺了,也很好!
比如书中说到一个话题:到底如何才是生活中修行?总结起来就三个字:断、智、悲。
断是指断掉烦恼,怎么断呢?臣服!接纳一切既成事实,不被情绪控制。
智是指智慧,如何获得智慧呢?让自己静下来,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原因。静能生慧。
悲是指心怀慈悲,推己及人,由人到众生。心怀慈悲能生出大爱,爱则圆满。
看看,总结得多好呀。把断-智-悲三个层次一梳理,感觉任督二脉就被打通了,接下来就是在生活中实践,在事务上操练,这不就是生活上的修行吗?
缘,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