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又有迈过困难的方法的时候,总是会一次次的在门外徘徊,开始后又放弃,放弃后有不甘心。人就这样一直生活在了自己的纠结中,而为了解决个人的纠结,有的人开始想办法去面对,有的人就一直没有走出来过,麻痹了自己。
我们无法产生真正的改变,在于我们的内在已经发展了一套自己的适应机制,而改变却要求我们放弃这套适应机制,去用另一套适应机制。
我们内心的底层,最核心的部分是爱和怕,我们需要去从大的角度和底层的核心看待自己的行为是由什么引起。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才能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在我们进化的道路上,恐惧和爱永远是我们的底层保护色。恐惧让我们不去面对可能的危险,而爱让我们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就形成了个人的心理保护机制,也如同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来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
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觉到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于是我们又回到老办法。其实这就是个人的心理舒适区。
认识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如同在黑暗中独自摸索,你就是那条鱼,而心理舒适区就是鱼缸,只有自己在碰到鱼缸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心理舒适区,才想着自己要突破。而如果一个人要不断地犯错才能认识自己,那成本也太大了,有没有什么工具来认识自己呢?
在陈海贤老师的专栏中,有个工具,心理免疫X光片:四栏表
第一栏: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第二栏: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第三栏: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
第四栏:个人的心理有一个什么样的重大假设。
通过心理X光片,个人第一步要做到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当有一个明确目标后,个人就知道自己要往何方去,自己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完成目标。也正是因为有了目标,个人会有很多心理上的焦虑,既想完成目标,又因为害怕目标难以实现而烦恼万分。
为此我们就进入了心理免疫系统的第二栏:个人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认识自己当下的行为对目标的实现有没有帮助是很多人都需要学习的地方。因为去做能实现目标的行为会有挑战,会有失败,而有的人为了避免个人失败和挑战,自信心受挫,无意识中选择了去逃避责任。
如同一个人明明想学好英语,可因为害怕被单词的枯燥,无聊,就选择不背,然后找各种快速学好英语的妙招。其实这样的行为只是在满足个人对于不去面对学习英语前期的失败而是,不敢去承担责任。
心理免疫系统的第三栏: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主要是因为在现有的行为模式上,我们已经生活的很好了,而新的行为会产生新的认识和经验。而这会造成一个人的心理平衡被打破,而重建心理认识是一个人最最困难的地方所在。当我们开始重建个人的心理的时候,就必须走出个人的心理舒适区,而走出心理舒适区会面对个人的危险,会产生恐惧,会有焦虑产生。
当我们的行为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大于个人能承受的范围时,个人就容易放弃,想逃回到心理舒适区中。进而新的行为和习惯没有建立起来,又一次的失败了。
改变真正困难的地方不是在外,而是在个人的内心,在于如何从新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认识。
进入到第四栏,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什么样的前提假设。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按照自己给自己认可的方式行动。而如果在开始给自己设定的假设是错误的,那其结果就是我们不管怎么努力,都只是在原地打转转。
还是拿学习英语来说,如果一个人给自己设定的英语假设是,英语就是很难,自己就是很难学会。而如果一个人还是喜欢逃避问题,不愿意挑战的人,那他就有可能不愿意去学会。因为在他的心中,遇到问题逃避到舒适区,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就算是他愿意去学好英语,可因为内心的建设没有完成,也只是个人又一次的失败而已。
所以要让自己在行为上产生根本的改变,要从建设自己的内心开始,通过对心理层面的改变,认识自己的心理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认识自我的保护机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都在做什么样的行为来保护自己,躲进个人的心理舒适区。
将一件事作为一件单独的事情来说,是很容易。可要将一件事放大到个人目标和原有行为和层面的建设来看,这就是一个系统问题。个人每一步的改变,都会对系统中的其他部分,构成改变。而如果改变的行为越是巨大,所对系统构成的改变也巨大,新的系统形成新的平衡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当每一个人用做系统本身放在环境这个系统里面的时候,个人就是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什么样的环境会帮助个人改变,而什么样的行为会阻止个人改变的发生。
遇事的时候,个人多考虑整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就能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究竟还会有什么样的部分需要改变了。是自己的思维方式,还是个人的行为方式,个人就是要改变什么才能完成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想活的更好,可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能给我们改变的机会,所以当个人能改变的时候,能有选择,能生活的更好时候,要勇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