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在明艳的阳光下,我与红云金顶留下了一张合影。
七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爬上梵净山,缭绕的云雾已取代了昔日的晴空万里。此时的梵净山,以截然不同却又动人心魄的姿态,在我眼前缓缓展开。
清晰的巨石与森林悄然隐去,整座山化为一幅行走的中国水墨画。
云雾如纱,在山谷与峰峦间静静流淌,红云金顶与蘑菇石在其间若隐若现,仿佛悬浮于空中——这正是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仙气”。
云雾成了最自然的柔光滤镜,让世界的色彩饱和度悄然降低,呈现出一种高级的灰调。这已是游览梵净山时最独特、最接近仙境的体验。我不禁遐想,若有一阵清风飘来,拨开这片云雾,让阳光短暂洒落——那“守得云开见山明”的瞬间,该是何等震撼,何等珍贵的景象。
站在大雄宝殿旁的石阶上,听僧人轻诵经文,听雨点在叶与石上嘀嗒,听偶尔从深谷中飘来的鸟鸣。雨洗过的森林,吐纳着泥土与草木最本真的气息。每一次深呼吸,都是一次身心的净化。
梵净山,本就是一片“梵天净土”。而这烟雨迷蒙、万物若隐若现的景致,恰恰与它超脱出尘的宗教气质相契相生。仿佛整座山都在云雾中低语,诉说着某种永恒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