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都是为孩子能进行自我教育服务的。这几者之间的地位,家庭教育的作用又居其首位,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训练场。家庭教育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但遗憾的是自古以来,生孩子这件承担着生命延续、家庭进步、社会进步的大事,居然没有“合格证”。
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丰厚的物质,而是高质量的陪伴。当我们留意身边每一个家庭的言行举止在对孩子的影响的时候。家庭教育所处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但孩子很小的时候都没有受到重视,久而久之,孩子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才让家长开始重视起来,但有的为时已晚。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我们这一代人,属于散养的,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到晚上还可掇条板凳,一家人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围在火炉旁聊聊家常、做做手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都在忙,父母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赚更多的钱,给孩子买更大的房子和最豪华的车子。殊不知,更大的房子和最豪华的车子都比不上一个培养成功的孩子的家庭幸福。
随着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才注重去分析家庭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家庭对待孩子的学习是不关注 ,不参与 ,从孩子分数上只负责教训孩子。当谈及孩子的学习问题时,很多父母一句:“我又懂不到,所以就没办法辅导孩子。”但我通过大量的事例可以论证,教育孩子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没有多大的关系。爱迪生的二千多项发明,他的母亲的学识肯定是帮不上忙的。再来反观身边的很多家庭,父母硕士、博士、本科,甚至是教师,辅导孩子学习绰绰有余了吧!但奇怪的是这一部分家庭,将孩子培养成功成才的比例不容乐观。相反是很多一字不识的老农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高学历、明责任、懂合作的有用的人才。
家庭教育关系及一些不良的做法。很多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还爱那纯粹就是伤害,真爱需要学习。”那亲子关系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亲子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养育关系、教育关系、爱与被爱的关系、交流与沟通的关系、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等。
血缘关系和养育关系我们就不去讨论了。我们讨论后面的教育关系、爱与被爱关系、交流与沟通的关系、分工与合作关系。
教育是双向的,所以孩子的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孩子能自己独立吃饭的时候。很多独立性差的孩子都是有一对喜欢包办的长辈。比如孩子吃饭、喝水等,长辈喂,再长大点上幼儿园,替孩子背书包甚至背孩子上学,更有过者,孩子一二年级的作业嫌孩子慢就替孩子做等。当我们包办时,孩子被训练的越来越有依赖性,父母也越来越想包办,不包办不习惯。
爱与被爱的关系,父母是很爱孩子的,这一点勿庸置疑。否则就不会出现孩子喂奶粉喂多少毫升都要去查阅下资料进行科学喂养了。但随着包办,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参与,不关注,只负责教训孩子,当孩子长大一事无成,对什么事情不会做、不能做、不肯做,只会啃老的时候,我就将这种孩子说成是:小时照书养,大了当猪养!爱孩子,不是给他物质上的东西越丰厚越好,而是要将孩子训练成一个独立的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在自己的从教经历中,家长的“爱”,在孩子上小学后,都变成了看孩子分数而不管孩子成长的了。孩子考分高:“宝贝,你真棒”!有的细化到考高分在家里拿奖金,考得不好就巴掌伺候。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都变成了拿奖金,有奖金则学,没有奖金就变得懒惰起来。对这些不良的“爱”孩子的错误做法,在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问题越来越明显。
科学研究表明,爱与被爱是一种平衡关系,如果不平衡就会出问题。你爱孩子,孩子不需要你爱,因为他潜意识里知道只是不能正确表达而已,你爱他的目的就是要他拿高分,考大学。这就有点儿像你深情地爱着对方,而对方不爱你的感觉。这种爱一旦不平衡就会出很大的问题!
交流与沟通的关系太重要了。这个社会上父母与孩子正常沟通的有多少?孩子来学校后不能和老师、同学正常交流、正确沟通的很多。表现为不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不能正确表达,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没有注重的,也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品性。现在很多留守儿童和父母的交流与沟通做得不好的尤为明显,产生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
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父母、老师与孩子都是合作的关系,而且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孩子年纪增长,老师感叹,孩子越来越难教了,父母则说孩子越来越难管了。青春叛逆期,谈虎色变,有的孩子在和父母沟通出问题离家出走或表现出的一些行为。这一点不难寻找原因,“陷害爹娘者,必为爹娘所陷害!”当出了这样的问题时,反思一下自己都为孩子做了些什么?是不是给孩子背过书包,写过作业,“你只管学习就行了,其他的都不用你管!”你如果有这些做法,当孩子长到青春期,这时有两大效应,父母感觉不对了,孩子都初高中了,回来什么也不帮忙,什么也不懂。虽然可能没有说,但眼神、语气等是掩饰不了的。这时,家长型的父母、说教型的父母、保姆型的父母,表现都很明显。孩子会极力想找回他小时你包办的那种感觉,所以孩子就像篮球一样,你拍的时候用的力气越大就跳得越高。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那些在爱与被爱,交流与沟通,分工与合作方面做好了的家庭,孩子的青春期就没有那样出现叛逆的情况。这也被生活中的很多家庭证实,不信就仔细观察。
总之,家庭教育的地位以及一些不良做法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