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在外开了一天研讨会,那间征作会议室的阶梯教室没有供暖,在里头坐了一天哆哆嗦嗦回到家,双手冰冷,头痛如捣,喝过一杯咖啡,又喝了一碗姜汤,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外面一直是沙尘天,我都三天没下过楼,本来想让老夫子回家时顺带买点馄饨皮,结果光顾上网淘宝把馄饨皮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穿衣戴帽要出门,老夫子连忙阻挡,说外面风太大,天太冷。我说若不出门吹这个冷风,那咱们在家就要喝西北风了。
出门右转前行,迎面吹来的风可不是一般般的大,路上的纸片、塑料袋被从地上吹起,飞着旋着往行人脚下扑,行人一个个缩头缩脑,刚换下去的棉大衣羽绒服又穿回身上。从西往东流淌的湟水河,平日波澜不惊,水面平滑如镜,如今被逆流而上的强风吹得波翻浪涌,让人生出面向大海的感觉来。
快去快回把馄饨皮买回家,看天气预报,我的乖乖,黄色预警,七八级的大风。包馄饨的时候想起早上看“奇葩说”电视节目某位辩手的话,他说:“冯骥才说过,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纸,但是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言犹未尽他又道:“但是蝴蝶,却可以卷起一场风暴,因为人生的魅力,在于不确定。”
说得太好了。大风吹不走蝴蝶,也吹不落院中刚绽放的迎春花,有生命力的事物都自带强韧的属性,这份强韧就算如蝴蝶翅膀般的单薄,它在巴西轻拍,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再微小的生命力,也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
作为生物链上的一环,一只蝴蝶的一生充满不确定,没有人能确定它何时飞到眼前,何时从花丛中离开,唯一能确定的是,如果这个种族从生物链上缺失,对地球上的生物来说,将是巨大的灾难。所以,对于生命,我们宁愿在不确定里上下求索,也不愿在确定里盖棺论定。
不大爱看电视,记得第一次见到“奇葩说”,嘉宾们的奇装异服就吓倒我,啪地就关了电视。这两天躲沙尘暴闲着无事,看了两集“奇葩说”,越看越喜欢,只是每次,我都倾向反方的观点。思想和行为,难道到了一定年龄,与过往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不记得谁说的,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衰老,就看“老人十反”,其中一条就是暖不出寒即出,我今天的行为完全对号入座,有了一就会二,有二就会有三,“十反”凑够凑全是早晚的事。
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老人十反”难道就是不顺从的表现?生命的魅力在于不确定,被确定的人生确实没有什么魅力可言!
“混沌说”有太多的不确定,今晚吃馄饨倒是板上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