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一件特别害怕,又不得不做的事?
它如此普遍,以至于你只要活着,就得面对它。
一开始,你并没有痛彻地领悟这一点,还抱着侥幸心理。
为了逃,你一次次地换工作,一而再地换伴侣……直到开始怀疑这个有它存在的世界,“我”是不是只能以失败者的方式苟活,因为它关上了通往成功的每一扇门。
说起心中逃无可逃的恐惧,演讲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
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演讲天赋,包括国王!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主人公——乔治六世,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口吃国王。
由于他的哥哥,英国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爱美人不爱江山”,父亲乔治五世非常注意培养他。父亲明知二儿子柏蒂(即乔治六世)害怕在公众场合演讲,故意将他逼入绝境……
电影开场,柏蒂被要求在全国人民面前直播演讲。
镜头是他的第一人称视角,屏幕里的焦虑和紧张呼之欲出。
目之所及,最远处的广场上站满了不知姓名的士兵,看台上坐着与宫廷过从甚密的贵族朋友,他们正期待着柏蒂像他的父亲那样口若悬河。而不远处坐着他的妻子,她对丈夫的演讲忧心忡忡,又情不自禁地有着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崇拜与期许。
一阵耳鸣之后,柏蒂一字一顿地念出早已准备好的稿子。可是,口吃令他在字与字间停顿得太久,刹那间,所有人的期待化作了难以置信,甚至是轻蔑与嘲笑。
而她的妻子也流下了眼泪……
柏蒂的遭遇,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幻想里的噩梦吗?
生活中,这种紧张情绪可能源于我们对演讲的认知偏差:
一方面,我们认为演讲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你要从脸谱化的群众之中,走到成百上千人面前展现自己。这对学生时代连举手回答问题都不敢的人来说,似乎有点儿强人所难。
另一方面,我们见惯了公众人物出色的演讲能力,便对他们报以过分的期望。可我们并不知道,非理性期许为公众人物带去了压力。
或许是人类的本性使然,作为旁观者,我们很容易对别人抱有过高的期望,而无需担心这会让他们摔得很难看,还有些人恶意将高期望发展为一种名为“捧摔”的厚黑学策略。
可是,这种期望总有一天,会反噬在我们自己身上,给我们的演讲也判了“死刑”。
在台下兴致勃勃地品评他人演讲的我们,站到台上时,也会紧张到腿抖,腿抖到差点儿把桌子踢翻掉。同时,正因为我们曾做过千千万万次听众,我们异常了解听众非分的期望。
电影里,柏蒂一次次逃避着演讲带来的恐惧,却命运裹挟着迎难而上,终于化险为夷:
两个可爱的女儿求他讲故事时,他本能地拒绝,女儿们眨巴着眼睛让他没了方寸,只得磕磕巴巴地讲了一个爸爸是企鹅的蹩脚故事;
他躲在父亲和兄长身后,深信王位会传给哥哥,而自己则会安然无恙。结果哥哥因为情感问题退了位,他在国家即将陷入二战的紧急状态下接过了王位。
登上王位后,柏蒂依然绝望地认为:这个国家将因为他失去国王的声音。可是,在他的语言治疗师莱诺的帮助下,他将口吃造成的停顿巧妙地转化为演讲技巧上的停顿,竟然艰难地完成了一次不容失败的战时演讲。
值得一提,最支持柏蒂的妻子,在他成功化险为夷后,又流下了眼泪。不同于片头的绝望和无助,此处是肯定,是欣慰和感动,一路走来,她知道柏蒂经历了什么……
你也许会说,电影是被艺术美化过的生活。
而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乔治六世确实通过训练克服了心中的恐惧,还成为了不错的演讲者。
电影里还提到了丘吉尔,他鼓励柏蒂时直言自己患有结舌,最终将它转化为资产,这为柏蒂战时演讲中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柏蒂碍于贵族身份,无法逃开对于演讲的恐惧。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躲开演讲了呢?
这得看你怎么定义“演讲”这两个字。
当然,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像柏蒂那样,对着全世界发表一段讲话,但我们总会面临这样的时刻:
面试时,你需要用你演讲的魅力,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
婚礼仪式上,你和你的父母也会被要求演讲,向宾客讲述你们的故事;
酒席则是更为复杂的场景,你说话的机会有限,这时候你可以选择成为那个气场极佳的光环人物,出尽风头,也可以选择那个坐在角落里,被人遗忘,永远没有机会表达自我,甚至总是被贴上木讷、笨拙、内向标签的loser。
凡是对公开场合发言感到恐惧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困在自己的局里面。
无法自由自在地将心中那个丰富得多的世界顺利传递给别人,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遗憾啊!
正如影片中,父亲对柏蒂说的:“你不改变,这玩意就会改变一切。”
我也相信,每一颗恐惧的灵魂面前,都有两条路:
要么征服心中的恐惧,要么任由它改变一切。
也许是因为不甘于那个怯懦的自己,我特别喜欢《国王的演讲》中不服输的精神。
本文部分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