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实是读不懂书的。
2019年,因为“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这句话,我买了《围城》这本书。
想象中应该是讲婚姻亦或是爱情的书。买来之后才发现并不是,竟然小说,而我是从来看不进小说的一个人。
所以,后来干脆拿来催眠用了,每天睡前翻两页,当时我只看完方鸿渐与鲍小姐在船上那一段,就直接放弃了。
时隔四年,再拿到这本书,竟然离奇般得被吸引了。本一个星期就可以看完的书,我竟然花了四年时间~
或许,什么年龄段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和什么年龄段就适合读什么样的书,是一个道理吧。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婚姻也好,职业也好,生活也罢,不过都是座围城……
城外挤进城里,城里挤出城外。城里城外,城外城里,无不局限在“围城”内外。
方鸿渐回国,在上海,去内地,去上海,在哪工作,和谁结婚,在哪发展,做什么选择。感觉每件事无不是一座“围城”。
书里说,旅行是最劳顿的,最麻烦的,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为朋友。
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应先旅行一个月,一个月的舟车劳顿后,双方还没有彼此厌恶,没有吵翻脸,这种夫妻保证不会离婚的。
我赞同。想知道那个人合适不合适,就和他去旅行,尤其是长途旅行。一个人在生活里伪装的再好,在这场长途旅行中总有某个时刻,原形毕露。
正如书中五人同去三闾大学的旅行,也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段。书中赵辛楣通过这场旅行对方鸿渐的评价是:“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长途旅行的确是件辛苦并且又麻烦的事,不过却也可以撕掉些许人伪装下来的面具,从而检验出一个人的真正的本性。
我不赞同。比如方鸿渐和孙柔嘉,通过旅行并无彼此并无讨厌,也并无彼此看穿。仅仅因为没有彼此讨厌而走入婚姻,最终却也分道扬镳………
有感而发,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