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0)课堂随笔16

疫情停课几次终于复课。

由于天气变冷,同学迟到。提前带娃儿们整理自己的小书,呈现两种情况,有序和无序。没有好坏之分,带着娃儿们一起来从无序到有序地练习,给他们时间。目前已经有三位同学独立形成了有序的状态,回家以及在书包里都是有序地摆放和整理。无意识地放和拿,需要每一次刻意练习才能真正变得有序。期望孩子们在你的指令下立马可以做到,有点不太现实。除非你可以耐心示范,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这样才能从无意识慢慢形成有意识地进行。

      交流有不一样的方式:

      我自己来说。

      我可以跟同学分享和交流。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这个阶段。和谁说?涉及到选择,更加涉及到彼此之间的流动。

      因为孩子们习惯和同一个人说。孩子们还习惯于等着其他人来找他们说。在练习中,有勇气迈出选择的第一步,才能真正和他人尝试交流。在课堂上需要娃儿们每一次都尝试练习选择。娃儿们还有一种情况,两个人互相交流,一个娃说完了就走了,并没有倾听他人,没有达成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只顾着自己说完。这些都是在具体练习中出现的情况。而让娃儿们练习的就是尝试选择、互相交流、彼此流动。这样才真正地和他人进行内容的交流,才能享受彼此之间交流的乐趣,突破自己的局限。目前我们在一步一步地进行练习,选择~交流~流动才能在不同阶段间达成。

        字母扩展学习目前已经达成了自主拼读的状态,自己划分音节、尝试找到元音的发音规律、从左到右地滑动,在练习发音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自己的拼读慢慢找到了规律。目前对于辅音的发音已经相对比较清楚,除了l在开头和结尾不同的发音,或者有少许还不太熟练的发音。这些都需要时间来练习自己能拼读的能力。接下来学习的重点是元音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以及双辅音的发音规律。

    带着这些进步顺势进入故事的自主朗读阶段。

      孩子们自己选择故事,花2分钟预习,然后自己练习朗读理解。关键在自主拼读,理解是无意识的。当时对于自主阅读时自己可以提问,也可以自己尝试来解决。

      当娃儿们提问时,我们需要写下来试着让他们自己来试试拼读。

        还有娃儿们结合图片和情景也能自己来理解情景的意思。

        也有主动提问请教的。

        每一次主动的尝试都激发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力量,多试一次就更加勇敢,试着试着就更加勇敢。在心里埋下了"我可以的"种子。这份尝试的勇气,需要自己努力做到。老师和家长带着欣赏的角度见证他们的努力。在一步一步努力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并不是老师和家长告诉孩子,而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区别在哪里?

        一个是外力。一个是内力。

        而我们真正需要帮助孩子的方向,是帮助孩子们建立自己内在的力量和声音,去慢慢告诉自己,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我做到了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