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一本书,上面的一段话,突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里原文引用一下:“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累,打不起精神去做一些事情,我们觉得很困,却在床上睡不着。其实,不是因为我们老了,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合理地运用时间。我们的时间如此宝贵,为什么不去规划着用,很多所谓的休息时间,根本不是去蒙头大睡,而是去调整生活状态,换个大脑,睡觉只是众多放松方式的一种,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方法。”是的,做不同的事情,就是休息。
这让我想起去年我一直在费劲儿准备的一个大考。付出了挺长时间,但我却不太愿意去回忆这段时光,因为太痛苦了,留给我的似乎只是不停地学,从早到晚,没有停歇,学到不想学也要各种逼迫自己坚持,似乎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也不能缓解这种疲劳与痛苦。这两天看了这本书,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坚持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努力的方法错了。每天如果只是干这一件事情,真的难免会觉得痛苦,因为太单调、枯燥了。纵使我一心希望通过考试,纵使我有坚定的目标与决心,有时也架不住日日夜夜这样的消磨。为什么一定要学的这么痛苦呢?为什么不在学累、学不进去的时候干点儿其他的事情呢,比如锻炼身体、读读闲书、看会儿记录片。。。
书中还提到,“可汗学院的老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个成人的注意力每次集中的时间也就15分钟。如果我们强迫自己的话,可以长一些。但是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去换个脑子,这样,坚持下去就没那么难了。”由此发现一个很无奈地事实,那就是我曾强迫自己进行了很无效地坚持,也许最后只是看上去很努力,然而盯着题目却是大脑一片空白吧。我还一度因为自己的这种“坚持”而自我感动,也曾向朋友诉说我是多么地不易,在实在不想学的时候也在强迫自己。现在想来,实在是没有意义。
不过,好在我现在发现了这个问题,希望我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调剂,其实学习也大可不必枯燥无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