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2018.2.1(腊月十六)星期四 晴
昨天上午发通知书并开会,下午我收拾了办公室并整理了一下资料,下学期需要的教研组资料整理了一些(其实该好好总结这学期的教研情况的,我的确做得不好),回家后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房间,但今天还得继续努力,然后我们九点过才吃晚饭,狼吞虎咽啊!
捧起书,构思补一周的阅读心得,然后行文。尽管太过啰嗦,但已夜深就没作详细修改。
我这样阅读《我怎样教语文》
泸县奇峰镇学校 徐金宏
有幸得此赠书,万分欣喜。从包裹里取出新书,“我怎样教语文”如同六个绿色小精灵蹦跳着跌入眼帘。好一本“葵花宝典”!我若用心阅读,用心体会,是否会习得教语文的秘诀而“功力大增”?若真有此功效,也不枉华平老师、唐锐老师辛苦一遭吧。
迫不及待地,我习惯性地读完封面读目录,好亲切的感觉!单是第一章,就有六篇是熟面孔——去年寒假共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时曾经读过。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叶老的著作正是这种意义上的经典。因此,在这里重读叶老的文字,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然而,很快有一个疑问冒了出来:“这本书既然是叶老与夏老合著,他们如何合著呢?是不是像我们现在大多数合著文章一样:一个执笔,另一个提供一些思路、建议以及相关资料,待结束时签署两个名字即可?”主要是因为我对夏老一点都不熟悉才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待我上网查询才知道夏老自己还有一本书叫《夏丏尊谈教育》,也有另一本与叶老合著的《文心:不一样的国文课》。忽然想起封面内侧就有对二老的介绍,我怎么能如此胡思乱想呢?想来还真是可笑!
接下来,我开始阅读正文了,因为没有序言。当我囫囵吞枣般地读完了第一章时,恰好唐锐老师和满凤老师他们商量组建了寒假共读小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一天又一天,我复习着,修改着笔记,努力按时上交作业:第一天是按最初要求报告读了几页书,从第二天开始按开娴老师的提议,就所读内容汇报自己提出的几个问题,第五天开始在唐锐老师的建议下,就所读内容提出问题并附上答案(典型的自问自答)。可惜,此时正值我们期末考试,一边要组织孩子们备考,一边要配合教导主任处理教导处期末该做的一些常规事务,故思考不深入,答案也不太圆满。
任何一个坚守,都得有理由。正如钟亮老师所说:“友人在正道,不敢不美好!”张贤洪老师也说:“友人在正道,不敢不成长!”小维老师说在共读群,大家要“抱团成长”,而且自己都在交高质量的作业。同样地,为我们批改作业的唐锐老师满是鼓励与指引的评语,让我每天都有必须坚持努力的决心:“一起成长,一起坚持!”“金宏很认真,继续加油!”“金宏很认真,必须点赞!”“金宏思维很活跃,继续加油哦!如果提出解决方案,岂不更妙?”“金宏,一如既往的认真,不佩服你真不行啊!你的心得写好没有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学习了!”“金宏辛苦了,坚持会有成长!”相信这样的话语,也同样给我们更多的朋友带来鼓励与坚持下去的勇气。
很快,第一章复习完了,可我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第一章的题目《我怎样教语文》。我们都知道,“是什么”交代的的是内容,“为什么”分析的是原因,“怎么样”给出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一章就应该是教给我们如何教语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啊!既然是方法,就应该是可操作性特别强的才更好吧。可这一章到底给了我们哪些教语文的方法呢?有没有很明确的一二三几个大点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是我太愚钝了,但也不至于毫无头绪吧?我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重新审视着每一页的文字,竭尽全力地寻找着答案。
重读到《和教师谈写作》时,我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一篇里的八个小标题及其内容可以调换顺序吗?如果能调换,叶老为什么不调换呢?如果不能调换,不对,我明明觉得完全可以调换。用前文所述日本文章学家五十岚力氏的“六W说”来分析可知:第一点“想清楚然后写”和第五点“写东西有所为”都是讲的原因即why;第七点“写什么”和第八点“挑能写的题目写”讲的是what;第四点“平时的积累”与第六点“准确、鲜明、生动”同为how里的写作要求,第二三点“修改时怎么一回事”“把稿子念几遍”将写作的修改及其方法。我把这个疑惑给唐锐老师说了,他笑了,提醒我看注释。原来这是叶老不同时间分别写好的内容,而这篇文章正是按其各小标题短文的发表日期来组合的,自然无法顾及八条之间是否可以调换顺序的问题。看来,是我多虑了呢。不过,这也提醒了我:我们大人阅读和学生阅读(特别是阅读古诗文时)一样都需要结合注释来理解才行。
接下来,我继续思考“我怎样教语文”的答案。当我用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来思考时,我似乎找到答案了:第一篇“认真学习语文”指出因为生活中随处都在运用语文,所以学习语文很重要,所以要认真学习语文;那么第二篇“语文随笔”就是举例说明而已了。既然要认真学习语文,那么该如何学习呢?第三、四、五篇就是在谈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阅读和写作,第六、七篇顺势谈谈写作教学。第八篇以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作结。也就是说,我可以怎样教语文呢?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词汇、语法、修辞都容易出错而造成误解,因此要认真学习语文;其次,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从内容和方法上指导如何阅读,从写什么、怎么写和如何修改方面指导如何写作;第三再具体谈谈写作那些事儿;最后谈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切实做好阅读和写作两件事,这两件事做好了,语文就学好了。这样一想啊,阻塞的思绪仿佛瞬间被打开了,真有一种寻找到了教语文的金钥匙之感。
我就是这样阅读《我怎样教语文》这一章的,后面还有三章,内容还相当丰富。或许将整本书阅读完了再来审视这个问题,答案还会有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我相信,只会是越来越清楚、明了的!坚持下来,一切都会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