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11日,星期六,又到了每周写作复盘的时间。虽然是假期调休,今天需要正常上班,但整体感觉还是有些休息的状态。不过,工作和学习依然照常,每周的写作复盘也都按计划进行。
本周写作过程中,我有一些新的收获和启发。比如在时间管理方面有了新的理解,这些体会让我在每天的工作中有了新的行动和思考,也为写作带来了新的想法和认知。这些想法会在具体行动中逐步展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与工作之间调整优先级。当然,能改变的主要还是当下的一些行为,相信这些行为的改变也会影响之后做事的风格。
其实,做事的风格就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转变的。就像一个人有坚定的目标,他就会围绕这个目标不断前行。如果目标是“登上高点”,他就会认真做好每一步,扎实地攀爬每一个阶梯。就像攀登者一样,打好每一个脚钉,拴好每一根安全绳。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攀爬。
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怎样才能更好地成长?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抓住当下的每一刻,去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更多切实有效的技能。
为了让当下更有意义,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其实并不容易。现在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大家都习惯了日复一日、机械度日。这种氛围让我时常有“熬日子”的想法,这种心态有时会影响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认识。
当心态受到影响时,做事的积极性也会下降,甚至会让自己逐渐变得疲惫,随波逐流。有一段时间,我确实感到很累,也曾想过“算了,就这样吧”,让自己随波逐流。但每当这种想法出现、思想开始松懈的时候,心里又会有一个声音响起:你怎么可以这样?既然说好了要变得更好,就不能轻易放弃。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要用成为更好自己的方式去行动。
这个声音出现后,往往会激发我采取新的行动。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我又会去学习和思考。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只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这也导致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比如说,一些学者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与普通百姓的看法就可能有很大不同。以经济为例,很多人对当前经济形势持悲观态度,觉得经济疲软、没有发展空间。当有了这样的认识时,悲观的情绪也随之而来。
这些悲观情绪往往会引发消极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向下的趋势。而积极的认知,比如看到经济复苏的迹象或某些企业表现良好,则会带来乐观情绪。相比之下,消极情绪会让人变得谨慎,减少投资。在投资选择上,正确的决策可能带来收益,错误的决策则可能导致损失。
人生的选择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持续成长,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能坚持下去,就有可能在坚持的过程中获得正反馈。这种正反馈会带来积极影响,推动个人不断成长,最终可能达到比以往更高的人生层次。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期待立刻成功,却忽略了成功背后需要的辛勤付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和持续努力,付出可能会像泡沫一样消散。当然,这其中也需要贵人相助。所谓贵人,就是那些能够为你提供真实有效帮助的人。成功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只有当你真正具备能力,并愿意为他人创造价值时,别人才愿意帮助你,成就你。
某种程度上,当自身发展受阻时,也可以选择去帮助他人,这是一种反向思维的应用。不要总想着自己能获得什么,而要思考如何更多地帮助别人。当你真正能够帮助更多人时,你也成为了别人的贵人。在你的帮助下,别人会变得更好,而你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会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