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一个不断通过事实观点和情绪的传达、引导和说服,促使双方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而沟通的基础,则是一定程度的知己知彼,双方在基本事实、观点、情绪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认知,才能让沟通话题展开;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甚至敏感的沟通话题,彼此的知己知彼能更好地建立信任,便于沟通中更加敞开心扉;再有就是,沟通中要想自己的信息传达、引导和说服有效,知己知彼尤其重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倾听表达能力这些,才便于在沟通中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甚至及时正确的处理自己可能的负面情绪;了解对方的情绪、对方知道的事实、对方的观点这些,才更便于照顾好沟通中彼此的情绪,更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沟通方式(策略)。
话不多说了,直接上干货!
如何知己知彼呢?
这里的知己知彼,是相互的知己知彼,不只是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知道对方,还包含让对方知道他自己,知道我们。有点难理解,来看个很经典很有效的沟通工具:约哈里沟通视窗
运用矩阵思维,将“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别人不知道“这四个类别划分出四个象限(四个区),这就是沟通视窗。至于约哈里,是提出这个理论的人(这儿就不做过多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去了解下)。在沟通视窗里面,知己知彼其实就是不断扩大开放区并且肯定开放区的过程(肯定的开放区),也就是自己知道对方也知道的信息越来越多并且相互认可,那怎么才能扩大肯定的开放区呢?通过压缩其它三个区域的大小进而扩大开放区,然后再肯定开放区。具体实现上,涉及到四个区域沟通策略的问题,接下来就分别重点讨论:
开放区: 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
这个区域的沟通策略主要是肯定,虽然开放区是双方都知道的事情,但是还是有必要得到相互的肯定、形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印象,融洽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沟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肯定要真实、适时、适度,不要虚假更不要让对方觉得虚假。
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肯定的技巧:
一是具体化,不要泛泛而谈,要缩小范围,明确程度,必要时将信息数值化,总之肯定得越具体就越可信;
二是指出变化,比如说相比之前怎么样怎么样,发现你变得如何如何之类的,有变化有对比,也越可信;
三是当传声筒,传达第三方的赞美,不会显得是自己胡诌,这是普遍很有效的方式。
隐藏区: 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这个区域的沟通策略主要是表达,将自己知道对方不知道的准确表达出来,让对方了解,使隐藏区缩小,开放区得以扩大。
可往往就是因为表达不到位的问题,使得沟通事与愿违,所以很有必要来说下表达的底层逻辑。
表达的内容通常是事实、观点和情感。先说下这三个表达内容的顺序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先处理好表达好自身情感,保证不能因为消极情感而影响后续的沟通氛围,就是先情感后道理的意思。为什么我们总是说或者被说是直男or直女,其实就是这个问题,人都是情感动物,所有行为其实都是情感使然,情感先处理好了,道理才好讲,情感处理不好的话,道理往往无济于事,甚至还会生出很多新的问题。
情感处理好之后,接下来说事实和观点的表达问题,有效的表达是让对方能够准确接收到我们说的事实观点(信息)。
由于我们人的大脑总是倾向于接收和记忆有规律(有逻辑有条理)的信息,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输出有规律的事实观点,才好保证让对方有效接收到我们想表达的意思。要避免输出一堆混乱无序的信息给到对方,因为将信息规律化是要耗费脑力的过程,作为表达信息的人,我们对所传达的信息最熟悉,所以规律化这个过程最好就是由我们来做,给到听的人有规律的信息,减少其脑力耗费,不然对于逻辑思维比较弱的人,是难以自行将混乱信息规律化的,那么对方就容易因为理解记忆起来费脑子而无法有效接收到;
即便有较好逻辑思维的人可以自行规律化信息来理解,但可能由于认知观念习惯各方面的差异,理解出来的信息也很可能不完全是我们想要传达的真实信息,双方也没法有效实现信息同步,也就难以顺利地做进一步的沟通了。
所以作为表达的一方,要想通过表达来缩小隐藏区扩大开放区,我们自己就要能够有比较好的表达逻辑,直接给到对方准确的规律化信息。
那我们如何有效地将自己的事实观点规律化并且表达出来呢,千呼万唤使出来,那就是很经典很底层也很有用的一个思维:结构化思维,基于结构化思维的表达叫做结构化表达。
关于结构化表达,我另一篇知乎文章有更加全面详细的分享,有兴趣的朋友非常推荐去看看:沟通中高效表达的深层逻辑!,篇幅太长单独作为一篇,这里大概说下精要部分。
先说下结构化思维,这个思维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其实也复杂。
简单来说呢,结构化思维就是归类拆解,逐层细分。强调一个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相互独立是指同一层级的分类不能有重叠、彼此独立;完全穷尽是指每一层级的分类要完备、不遗漏。还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脑对于信息量少的处理倾向,每一层的分类尽量在三个以内。
复杂来说呢,即便我们有了结构化思维,有了这个意识,可是要做到有效地结构化,是需要我们思考应该从哪些个维度去拆解的,拆解维度合理,对事物的认知才更加准确更加普适,这里简单分享几个拆解维度的方向:
1、二分法:比如是与非、对与错、正与反、内与外、上与下、高与低等等;
2、时间顺序法:比如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3、流程法:比如电商平台的登录、浏览、加入购物车、下单、付款;
4、公式法:利润 = (单件销售额 -单件成本)*购买人数*人均销量;
5、矩阵法:设置二维变量,形成四个象限,其实是两个二分法的组合运用。
再说回结构化表达,如图所示,其实写作中的“总分”思想就来自这个思维。
结构化表达的四个基本要求:
1、结论先行,每次表达只涉及一个总结论,开头先说结论,然后再分述理由。
2、以上统下,任何一层的思想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3、分类清楚,每个分类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个范畴。
4、逻辑有序,同一层次的类别要注意先后顺序(重点突出)。
举几个简单的结构化表达例子,比如评价一部电影,好看、一般还是烂片,通常会从人物塑造(再分男女主角,配角)、故事情节、画面感、启示等几个维度,也可以从视听感官和精神启发上结构化拆解去评价。另外在各种政府工作发言或汇报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过去工作的总结回顾,当下的现实情况,未来发展规划的展望,以及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这些方面的层级论述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结构化表达终究还只是表达,只是保证让对方有效接受到我们说的事实和观点,至于接受到了对方是否认可,这是知己知彼后“说服“的范畴,后续文章再深入讨论。
盲目区: 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
这个区域的沟通策略主要是换位思考、提问以及肯定,通过这几个沟通策略不断缩小自己的盲目区,使开放区得以扩大。
先说下换位思考,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多在对方所处的环境、时间、条件上理解对方角度的事实和观点。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心态,避免自己的思维惯性影响(一个虽不愿接受但是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空间那么大,我们的认知、思维总是狭隘的)。
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多体察到原本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但有些自己不确定、有疑惑甚至无从揣度的,就需要多向对方提问。
好的提问方式不但可以问到我们想知道的信息,还可以起到引导对方思考的作用,更好的促进沟通。这里分享三种提问方式:
假设型提问,就是在提问前先提出一个假设。比如在某场促销活动中同事反馈说促销不理想的原因是资金预算差一点,有时候并不是资金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这样问:如果资金足够的话,就能保证活动效果达到甚至超出预期吗?
关联型提问,将个人意见或其它一些重要信息关联进提问中,引导对方基于自己的意见或其它信息来反馈相关信息。比如问:这个事情我是这样想的~,你有什么可以给到参考的吗?
暗示型提问,提出问题的同时让对方思考可能发生的后果。比如问:某某之前就用的这个方法,结果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再从哪些方面再优化下呢?
提问是一门艺术,更多提问的方式方法后期再专门更新一篇文章来做分享。
提问之后,认真倾听也很重要,让自己尽可能地理解对方传达的信息,不明白时才方便及时有效地交流,也便于在对方回答完之后,可以真实适时的表示肯定,对方才会更愿意表达。
未知区: 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这个区域因为双方都不知道,没法针对性的去沟通,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刻意思考,多对事物进行深入拆解和分析,共同探寻。
需要说明的是,知己知彼不止在沟通开始,整个沟通过程中都应该及特别注重,便于及时调整有效的沟通方式方法。
认知深度和写作能力所限,该篇文章如有偏颇之处,敬请谅解! 如果对您有所启发,欢迎点个赞让我知道,不断深入广泛的知识输出和传播需要您的参与! 如果您有不一样的见解,也非常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