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是被设计的,因特殊理由而诞生。
(一)
在前几天我介绍的印度悬疑电影《调音师》中,就提到过肾脏的问题。那里虚构的一个买卖人体器官的故事,比较吓人。
而,今天我所要说的这部电影《姐姐的守护者》,看似是关于亲情的电影,也会涉及肾脏。
女主角安娜仅仅11岁,可,她的母亲逼迫她,要她把她的肾脏捐献给她的十五岁的姐姐凯特。
安娜不同意,一纸状告父母侵犯了她的身体自由权。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开心果,是小天使。那么,为什么安娜的父母如此狠心?
“喝杯咖啡吗?说来话长”。
电影以小女孩安娜的自白开场。那个时候,她坐在岸边,身边是缓缓流淌的河水。安娜以极其成熟的口吻,讲了她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她是试管婴儿,她的生命是被设计的,因特殊理由而诞生。
她有一个姐姐,一个患白血病的姐姐。白血病,大家都知道,是自身免疫缺陷疾病。
对白血病人而言,脐带血是无价之宝。
可以说,安娜就是工具人,生下来就是姐姐的“药库”,也可以说是为了救姐姐,才生的她。
她的使命就是守护姐姐。
十多年了,为了救治姐姐,她在父母的安排下,做过八场手术。她经历的痛苦与委屈,只有她自己知道。
为了姐姐,她做了该做的一切。
可,当母亲要求她为姐姐捐肾时,渐渐长大的安娜,忽然醒悟,她有自己身体的自由权,她也是一个人。
或许“人生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自己”。
于是,电影开场第三分钟,安娜走进当铺卖了自己的项链。
第七分钟,安娜走进了律师办公室。她拿出项链换的700美元作为律师费,状告父母,“有限度终止父母权力”。
电影开场第六分钟,用一个温暖的细节,交代安娜的家庭。安娜的妈妈和哥哥杰西在玩跳跳床。安娜和爸爸和姐姐凯特坐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喝着饮料。同时,画面中有不断涌现的五彩肥皂泡。
看起来是一个幸福,甜蜜的五口之家。可,飘着的肥皂泡和爸爸的自白告诉我们,这个家庭是有裂痕的,快乐都是短暂的。
故事时间,其实集中在姐姐凯特病危换肾前后。导演通过不断闪回的镜头来告诉观众姐姐的病史,告诉观众妈妈莎拉为了病孩子,辞去工作,专职照顾女儿。
莎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女儿活着。
和我之前看过的很多电影不同,这部电影中的人物自白是最多的。当动作无法揭露人物心理活动,就会出现自白。
随着情节的推进,或者是妹妹安娜,或者是爸爸布莱恩,或者是哥哥杰西,或者姐姐凯特。
当然,这所有的自白都是为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整部电影,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纠结,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
肥皂泡般的幸福,怎会长久!
第十二分钟,姐姐凯特犯病,呕吐,满嘴是血,样子非常吓人。
医生就告诉家长说,急需换肾。否则,凯特命不久矣。
接着,妈妈莎拉接到法院传票。当得知小女儿告了她。她非常气愤,当场和安娜发生争执,并且毫不手软给了安娜一个耳光,家庭气氛骤然紧张。
也是在这里,安娜第一次喊出:我也很重要。
走笔至此,需要来谈谈母亲莎拉的人格特征,她倔强且极端偏执。在没有生孩子之前,她是一名律师,按说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懂一点心理学。
可,自从凯特诞生,为了照顾病儿,她就辞职,成了一名家庭主妇。
作为家长,应该公平,一碗水端平,把爱平均分给三个孩子。
然而,她所有的关注与热情或者说爱都集中在凯特身上。另外两个孩子,哥哥杰西和妹妹安娜的成长几乎是被忽略的。
电影中,有个细节,哥哥杰西有一次傍晚放学没有赶上校车,只好步行回家。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杰西很担心,怕挨骂。
结果,竟然没有人发现。也没有人关心,他累不累?吃了吗?他高兴不高兴?
而,作为工具人存在的安娜,从电影开始到结束,从没有得到过妈妈的拥抱与关心。
在凯特住院的时候,安娜也在住院。妈妈莎拉只看到凯特的痛苦,总是忽略安娜的付出。似乎,安娜就应该这样。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让人特别揪心。五岁的安娜被护士压在床上,要做手术,安娜大声哭叫着。妈妈莎拉只是冷漠的站在手术室外看着。好似这个孩子,是别人家的,与她毫无关系。
家庭是一个系统,当家庭成员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自然这个系统就会出现问题,且是大问题。
三个孩子,凯特是血癌。杰西有失读症。安娜则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如同没有光照的房间,每个人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
(三)
当然,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母女对簿公堂。现场争吵非常激烈。
妈妈莎拉直接质问安娜:你为什么不救姐姐?
律师则质问莎拉:谁来保护安娜?
第八十三分钟,在争辩最激烈的时候,哥哥杰西勇敢站出来说出了真相:凯特想死。
原来,安娜走上法庭也是姐姐凯特在支持。凯特告诉安娜“我整个人生充满疼痛,我想死”。
面对极端偏执的强势的母亲,这是姊妹俩能反抗的唯一途径。
十五年来,妈妈莎拉放弃一切,她的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凯特身上,凯特是她最大的希望,也是她活着的价值。其实,她心里明白,只是不愿放手。
凯特临终前的一晚,妈妈莎拉蜷缩在凯特的病床上,陪女儿最后一程。
第九十七分钟,是沉重的葬礼。
心软的观众,需要备好纸巾。
这部电影之所以吸引眼球,不仅仅是情节环环相扣,有极强代入感。而且,故事情感饱满,具有超级张力。
尤其是这种亲情之间的争夺与反抗,得需要勇气。因为,吵完了,打过了。还得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还得在一起生活。
话剧《雷雨》,之所以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也是因为情感张力极强。两个家庭,三十年恩怨情仇集中爆发。家族秘密揭开,如同飓风般摧毁两个家庭。大儿子开枪自杀。女儿四凤触电而死,小儿子周冲去救四凤,也被电死。后母发疯。这样的悲剧,直击人心。
还有俄狄浦斯王悲剧。记得,谁说过,希腊悲剧,是人类所有痛苦的集中呈现。俄狄浦斯是命运悲剧,也就是说,无法逃避。
因为有神谕,说他长大会“杀父娶母”。
他从小就是被遗弃的。可被一个牧羊人见到,送给了另一个国家的另外一个牧羊人。这个牧羊人,把这个孩子送给了国王。国王正好没有孩子,就高兴的收养了。
长大的俄狄浦斯,知道神谕后,很害怕,就离开了这个国家。
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在路上,遇到一个很嚣张的人,他杀了那个人(他不知道,他杀死的正是他的父亲)。
他又猜破了斯芬克斯之谜。正好国王被杀,他被人们迎进国中,当了国王。
这个国家有个习惯。新来的国王要娶以前的国王妻子。
冥冥中,他又和自己的母亲结婚。
后来,真相大白。
懊悔不已的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他的母亲悬梁自尽。
之所以,啰里啰嗦说这两个故事,是因为这样的悲剧都发生在亲人之间。非常痛,痛彻心扉,痛不欲生。
而,这部电影也是。为了救一个孩子,必须牺牲另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让人情何以堪?
虽说,我觉得这个妈妈莎拉偏心,固执。可,来个换位思考,你处在那个位置,你会怎么选择?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妈妈,不也面对着艰难的选择吗?是选择救弟弟还有选择救姐姐?如果,你只有一次机会?
扯远了,思绪拉回。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尼克*卡索维茨,他是美国著名导演,编剧。在电影中,他把人物结局改变了。而,原著里,则不同。
在电影结尾,凯特离去。妈妈莎拉重返工作岗位。哥哥杰西考到某艺术院校学习。爸爸退休,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安娜愉快成长。
一家人的生活,恢复平静。
而,在这部小说的结尾,则比较悲剧。作家“安排”妹妹因车祸死去。顺其自然把妹妹的肾脏“捐”给了姐姐凯特。妹妹安娜就永远成了姐姐的“守护者”。
你喜欢,哪个结局呢?
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朱迪*皮考特长篇小说改编。
因为涉及捐肾,亲情,友情,爱情,图书出版之后,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同时也非常畅销。
后被改编成电影,2009年6月26日,就在美国上映。其实,是一部老电影了。只是其中情节过于敏感与离奇,至今拿来看,依旧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电影前后呼应,结尾,妹妹安娜又坐在河边。淡淡一笑,深情自白,片尾曲如同河水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