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坛的老粉丝都知道,在宗坛的旗下有一款酱香型白酒,在粉丝内部开放性内测了3年,历经超50000+人次品鉴,今天正式版正式上市了,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宗坛老酱酒。
宗坛老酱酒,产自中国酱酒7.5平方公里核心产区的茅台成义烧坊(始创于1862年),由茅台(郑氏)酿酒技艺第七代嫡系传人——方廷本大师,精选当地红缨子糯高粱,采用古法工艺酿造,并经天藏、地藏、水藏、洞藏、窖藏五种存储方式轮流储藏后,辅以陈年老酒精心勾调而成。具有酱香突出、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等特点,是难得的酒中佳酿。
01好粮食
宗坛老酱酒,精选优质小麦及茅台镇当地所产的红缨子酿造。红缨子高粱又称糯高粱,颗粒坚实、饱满、皮厚耐蒸,能承受9次蒸煮7次取酒而不变形,又被称为红高粱中的武则天。
02好风土:
宗坛老酱酒,产自酱酒7.5平方公里核心产区——茅台镇,茅台镇四面环山,一水中流,形成了空气湿度适中、风速小、日照短、霜期短、温差小的特殊自然环境。此地一年四季都没有季风,味道积攒得更加浓郁,拥有无法复制的微生物群。
03好水质
宗坛老酱酒酿酒所用的水,来自优质酿酒水源——赤水河,又称“美酒河”。赤水河水质优良,无色透明,无臭无味,微甜爽口、降解物少,硬度适中,酸碱适度(pH值7.2—7.8),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这也让赤水河流域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优质白酒产区,沿岸分布数千家酒企。
04老酒厂
宗坛老酱酒源自茅台前身——成义烧坊始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传承下来的繁复的制曲秘籍与固态发酵法,用粮多而出酒少在茅台镇业界早已闻名,其酒体严格遵循古法酿造,即大曲坤沙工艺,民间称之为“12987”工艺:“12987”是一种酱香型白酒传统生产工艺,含义是:一年生产周期、 二次投料、九次蒸煮 、八次发酵 、七次取酒。这种凝聚了中国酿酒人智慧结晶的复杂工艺,目的只有一个——生产出至醇至香的白酒。
宗坛老酱酒所用酒体,是由成义烧坊文物保护级老窖池酿造,严格遵循成义烧坊古法勾调而成,至今仍然保持了1915年巴拿马金奖的口感风格原貌:入口柔顺、回味甘甜、优雅醇厚、圆润细腻、空杯留香、饮后不上头、不口干。
05老匠人
酿酒师是酿酒业的灵魂。数百年来,在茅台镇,酿酒师一直沿用师傅带徒弟,口口相授,并且是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行规。宗坛老酱酒由三位中华遗产保护传承大师共同打造,是酱香型白酒中难得的上品。
方廷本: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物、大师级酿酒师、茅台郑氏酿酒技艺第七代嫡系传人
陈定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物、大师级品酒师
方廷伟: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物、大师级调酒师
06老基酒
茅台酿酒技艺第七代传人——方廷本始终遵循师傅教诲,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从端午踩曲用男用女之不同到河谷高粱与坡上高粱间细微差别,从窖藏温度、寒热变化到勾兑手法、时间长短,无不殚精竭虑,究其本源。最终总结出"天、地、窖、水、洞"五藏法,以独特手法斟酌增减调制成酒。其酒闻之香而无俗艳之弊,饮之醇而少燥烈之恶,足可畅情适意,快哉无虞。
目前,宗坛老酱酒的第一批生产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在月底即可运抵位于郑州的营销中心,并向全国发货,爱喝酱酒的酒友们,又多了一个高品质的酱酒可以选择。
附:成义烧坊相关认证
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贵州省著名商标
中国酱酒核心产区认证
贵州大学微生物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