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考的方法

今天读了公众号徐远观察的一篇文章,叫《张五常:思考的方法》,感觉收获诸多,限于水平不够,就写一篇大意外加自己的一点思考领悟。

张五常是一位经济学家,这篇文章是他发表在学人scholar上的。虽然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写的,但很多地方都可以借鉴。

老先生说他大学到时候很喜欢“偷”思。大学从不缺课,甚至还旁听,就是为了学习各个老师的“思考”方法。很受触动,我大学上课就没有这个觉悟,浪费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啊。除了阅读,认真听比自己厉害的人说话,思考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


一、谁是谁非不重要

推理中,要将不同的观点平等对待。不偏重自己的观点,也不要尽信名人权威的观点。有自己的见解,尽量做到深入且广泛。


二、问题要直白浅显,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1.问题要直白

问题问得好,答案半明了。好问题,不隐晦,露骨,答案已浮出了一半。试着用不同方式问同样一个问题。

2.问题要浅显易懂

有些人喜欢问复杂高深的问题,以显示自己饱学多识。这样的问题光是思考表面意思就要花费好些功夫。不故作高深,不绕弯。跳脱个人成见,回归童真,问简单的问题。

3.断定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的答案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知识的,无法与其它知识产生关联的,就是不重要,反之,就是重要的。


三、不要将预感抹杀

人是感性的,预感往往很准。虽然逻辑能提供框架条理,给出正确推理,但步步都是逻辑推论,预感会被抹杀。

那如何算是有效的思考呢?纯以预感而起,用丰富想象力推敲,有了大概,再不断用逻辑去证实。善于预感的高斯,作者无论向他提出什么问题都只先回答“好像是对的”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一个假定的答案,再慢慢从头分析。

遇事不要急于给一个肯定的答案,而不求探索。要有自己的预感,同时调动想象力思考问题答案,最终再慢慢用逻辑证实。


四、转换角度事半功倍

1.茅塞顿开

任何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推想。我们可以尝试用和平时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

问题找不到答案,往往不是因为问题深,而是思考的角度无法看到它浅的一面。就像你要趟过一条深浅不一的河,站的地方不同,趟过去的难度也不一样。试着找到那个最浅的地方趟过去。

2.多角度,立体化

只从一个角度思考得出的答案,有时是片面的。从你的角度看过去,好像是对的,一旦角度反过来可能就是错的。盲人摸象,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

试着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同角度的思维灯束照射问题本身,答案就会更加真实。

3.思考有远近之分

大要和细节是互补的。但有先后,先大要再细节。就像画家会先画出事物大概轮廓,再去填充细节,完成创作。大要错了,细节再对也是白搭。大要对了,细节不够也无伤大雅。善于思考的人,会时不时将问题推远一些做整体性思考。


五、例子胜于符号

推理中可以用例子也可以用符号。就事论事再加点假设,算不上认真的思考。

数字是一种符号组合而成的语言。严格说所有文字都是符号。思想是抽象的,要把抽象的思想现实化、具体化,就需要创造画面。因为画面更容易记忆。而用大段文字描绘画面便成了例子。

如何创造好的例子呢?

1.例子要简洁贴切

例子要反映理论的重要特征。删去例子中与理论无关的细枝末节。简化例子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

2.例子要分真假

严格说,没有一个例子是真实的。例子都是简化过的。一种是简化前后都是假的,另一种是根据事实简化后的,简称“实例”。幻想出来的例子容易改得贴切,帮助推理。实际应用还需要实例支持。

3.例子要新奇

人人皆知的例子缺乏吸引力,新奇的例子可以触发新奇的思想。第一个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后面再用就少了创见。尝试让两个不相关的东西产生碰撞。

4.将例子一般化

事实不可以解释事实,理论太多就没有了理论,然而我们常常这样做。将每个例子分开处理,就会各自成理。无意中变成了将事实解释事实。将多个不同的例子归纳为同类,加以一般化,是寻求一般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例子一般化既要归纳,也要分类。有一个极端,就是例子太过一般化,而无法用来解释理论。实用的理论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

5.要找反证的例子

思考要找到支持的例子,但考证也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证需要试找反证的例子。


六、百思不得解时,暂时搁置

使劲想都想不出,不想的时候答案自己跑了出来。所以不要纠结,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先将问题搁置,过段时间再想,有奇效。

作者讲的思考方法,虽然主要是用在研究科学,经济方面的。我们普通人不用过分要求自己,但也可以学习借鉴。

思无涯,希望在思考的汪洋里,觅得一粒粒珍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谁是谁非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
    一阳归来阅读 720评论 0 4
  • 1 倡导简单的输入,再简单的输出,给大脑腾出空间。 2泛阅读个加入混乱来获得灵感 3学会把思考图像话 思维导图 结...
    大熊猫骑士阅读 198评论 0 0
  • 今天突发奇想,想给家人做一碗面于是在爸爸的指导下家做一碗面,虽然做一碗面听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 首先是准备材...
    陈嘉钰阅读 491评论 0 0
  • 〖画者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情况及画者困惑等) 女孩,5岁。平时说话吐字特别不清...
    Ms小明阅读 326评论 0 0
  • 从小学第一天开始,我就给你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每天背一首诗。我知道,你不喜欢背诗,只是把它当成每天我布置给你的功课...
    伊格豆阅读 74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