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收获总结

上午外出学习,听课一节,交流中考复习授课技巧,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资深地理教师刘老师

一总计划:先顺课本复习,再进行专题复习,八九年级同步

二细计划:八年级每周三节,讲练结合,九年级每周两节,讲试卷为主,及时拓展复习

三当下购买五套黄冈模拟卷,每周练习。

1大课堂,小专题模式,讲卷时进行以点带面复习,及时翻阅地图。例如行政区划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气候图等

2提前分析试卷,针对题目难度和错误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有针对性的讲解。

3教师多做多练,多分析拆解,多尝试改编试题,实时进行知识迁移,同类型题型合并讲解,适当改变题目要素,锻炼学生课堂反应,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农业因地制宜,比较美,日,澳三国,侧重自然地理条件。

4注重时事政治和地理学科的关联,用地理语言解读题目。如珠峰新高、新疆棉花、苏伊士运河等,主要涉及气候和地理位置。

5答题策略:针对黄冈卷信息量大,重读题析题以及重基础知识记忆的特点。需要学生掌握读题时圈点勾画的技巧,提取关键词,多采用排除法,提高正确率。对于问答题,看分答题,宜多不宜少。如典型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昆仑山脉周围的地理差异,可以从省市、四大地理分区、地形区、阶梯位置、气候类型等角度分析,多多益善。

(二)教研员刘主任:

一研究四套九年级适应性考卷,了解知识重点、知识融合、中国/世界/自然/人文的考察比例。

二评刘老师的课

1准备充分,答题情况细致分析统计,精确到单个学生

2适时迁移,拓展有度,过渡自然,结合高频考点,时事新闻。

3答题方法指导,看分答题,排除法(对比差异,区分确定和存疑)

建议:

1课堂节奏可更紧凑,老师少讲专业知识,多提思辨性的问题。

2专题归纳可更严谨,例如武汉区位优势条件,从自然到经济。

3画图可更细致,提倡多引导学生翻看地图或采用多媒体展示,如图心地图。尝试利用多图叠加功能。

4落实教学措施,高频错字及时纠正,如九省通衢,畜牧业,甘蔗等。

三复习备考

1指导学生记忆方法,而非纯背知识点。

2思维建模,注意地理要素的关联及推导过程。自然=地形+气候(气温+降水),人文(交通,经济,历史,人才等)

3时事热点关注,服务于地理,需要用地理语言提取题干,而不是被材料蒙蔽。

4讲题注重精练,恰当设计问题,不说废话,多提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类的思辨性问题。

5任务驱动,合理安排时间,最后布置2-3题当堂练习,检验掌握情况。

6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师讲,生讲,生互讲,讲练结合。

7组织每位学生参与,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及时进行课堂评价,适度规劝。

8重审题:时间,数据,空间,各类地图。

9解题过程:先快速浏览材料,在细读材料,联系上下文,前后对比,圈点关键字词,最后审设问(关键词,修饰词,限定词),确定提问的指向。

10做题要精炼,适当取舍,不做全套,进行选择题或问答题专项练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