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些奇怪,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是不是昨天夜班的缘故。上午感觉还有一点灵感,只是精力无法集中,便没有写什么。可是午休起床后就进入了一片空白的状态。嗯,收一收笔?那就收一下吧。赶紧弄完今天的日更,去看会书,多输入一些。
其实,关于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无疑就是确立中心思想,搭好框架,条理清晰之类的,可如何写好,就得下一番功夫了。我现在考虑的问题,除了如何更好地练好文笔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发掘事情的本质,并将它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因为我发现,好多问题我没有那种透过事情看本质的能力,甚至都没有往“看本质”的方面想。比如说今天早上拾遗的那篇《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文章组织也不算复杂,不过是从“大衣哥”朱之文怒晒欠条开始的。分析的问题归结起来也不算新鲜话题。可就是这样,我却看看的津津有味。可如果真的让自己写出来,可能就如水般淡而无味了。
这感觉就像是去市场卖东西。我西红柿、香蕉、白菜都卖,对方也是,但是对方只是位置的堆放不一样,就比我更惹人喜爱,也更让人愿意买。我一直在苦想这个问题,这会儿仿佛有点开窍了。应该还是写得少,练得少,同时想得少。平时没有去发现,所以对问题的部析不深刻。练得少,文笔就差的远。我真正开始写,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好像确实有些着急了。
脑袋内的空白不是真的没有东西可写了,而是有想法,却无法拿足够语言来支撑。不知道如何下笔,如何发展、在什么位置放置能触发人心的东西,这些都应该是一个好文章的前题。有时候,精彩的故事,或者是一个高明的观点似乎能掩盖部分文笔不足的窘况,但真要让文章读起来不尴尬,不让人觉得平淡,没有最基础写作能力还是不行的。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