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九十九)
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书中译文:在山谷中行走的时候,看见几只野鸡在空中飞,孔子神色一动,野鸡盘旋了一阵后,随即又集中落在了一处。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长叫了几声,便张开双翅飞走了。
我的感悟:
《论语》“乡党篇”最后一章,写孔子和子路在山间游玩。关于此章的解释不一,我手中拿这一本的解释也难以让我信服。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本质。
阳春三月,天清气明,草木萌动,正是体验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的诗情画意之时。
孔子和子路来山间踏青。脚下绿草茵茵,野花摇曳多姿。山上枝叶夭夭,泛着鹅黄。
师徒二人徜徉山谷,静默而行。忽听得一串“咯咯咯~”的叫声,“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但见一片斑斓腾空而起,滑翔一段后又集落在不远处的山梁上。(“色”指腾起在空中的一群野鸡的漂亮色彩)
这时二人方看清是一只母野鸡领着一群小鸡,受惊而过。孔子为自己惊扰这家老少而深感歉意,轻声示意子路:“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是山梁间的雌野鸡,等会儿,等会儿,不要动。(时sì,同伺,等待)
“子路共之”,子路马上领悟到了老师的意思,立即恭恭敬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等候。(“共”通恭)
“三嗅而作”,两个人屏着呼吸,静静等待,反复观察,估计这群野鸡已经走远,才小心翼翼动身,继续山间春游。(“三嗅”指时间长度,大概三个深呼吸的时间)
孔子无意中搅扰了小野鸡一家,心生怜悯,小心呵护。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一颗柔软慈爱之心。
举手投足皆示仁。
查遍所有资料,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解释。
OK!重新给这段文字编辑一个译文:
一片彩色东西腾空而起,滑翔一段后,集落在不远的地方。(看清后)孔子说:“这是山梁间的雌野鸡,等会儿,等会儿。”子路恭恭敬敬地站在原地,屏息等候一阵方才动身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