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原文: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价就是其中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做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他会蒙蔽对人对人对己的爱意。这种沟通方式还淡化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

在与人的沟通中,出于本能,我们都会给别人发出暴力沟通或者自己受到暴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如果接收到暴力语言,如果任凭本能发展,就会进入这样的一个暴力沟通怪圈:接收暴力信息——自己的内在需求受到攻击——不想面对,向外归因——产生情绪——暴力反击(评价他人、比较评价、回避责任、强人所难)——打击对方内在需求——对方向外归因——对方产生情绪——暴力回击。如此往复,双方的暴力沟通永无终止。

四个暴力种子

1.评价他人;按照自己个人的标准,对别人的行为表象进行负面的评价。比如,有位同事穿着比较休闲,而且今天还迟到了。你就评价这个人邋遢迟到不靠谱。殊不知也许昨晚他孩子突然生病,半夜送孩子去医院,早上为了不拖慢项目,刚从医院赶到公司。看到一个人学习成绩比较差,就评价他非常愚蠢;一个人对黑暗恐惧,就评价他胆小……

2.进行比较;每个人都是真实、立体、多维的,而一旦我们对某个人进行比较评判的时候,我们就难免的用单维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作出片面的评价。比如,一位妈妈习惯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隔壁的小明,每门功课都满分,再看看你!我想,应该很多朋友受到过父母这种恐怖的比较,所以,进行比较其实也是一种暴力。

3.回避责任;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的定式就是:我不得不……、我没办法……、都是因为……。回避责任使我们本能里最容易做出的一种反应,因为推卸责任可以让我们自己成为受害者的角色,而这种感觉会让我们的内心更加舒适。

当我们每天心情沉重的怀着我“不得不”的心态去上班时,是在被动的接受着某种说不清楚的压力趋势我们行动。其实我们应该停下来,思考几个问题: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有什么方法?最后又为什么选择上班?

把“不得不”变成“我应该”、“我需要”、“我一定要”,你的内心会充满能量。

一位数学老师的上课方式让我很不适应,然后我就会觉得这是为糟糕的老师。一节原本就很难的数学课,其他同学都在反复钻研,而我就会觉得是因为老师教的不好。所以就算我不会,我也心安理得,反正不是我的责任。所以我的数学和其他同学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大。你看,用回避责任的方式面对问题,只会让你受到更大的暴力伤害而不自知。

4.强人所难;这个暴力方式一听就像是上级对下级的压迫式沟通,其实不止于此,比如小孩对家长采用自残式威胁、情侣朋友间吵架了使用刁难对方等等,都是属于暴利沟通的一种。也是我们本能中习惯使用的统统方式,其实这更容易让彼此产生不可磨灭的隔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马歇尔·卢森堡 卢森堡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指导...
    幸福人生O蒲思含阅读 328评论 0 0
  • 最近好像被沟通困扰,所以打开了非暴力沟通。现在读到了第3章,针对这几章的内容做个总结。 就像开篇所说,人天性善良,...
    Yy园园阅读 322评论 0 1
  • • 大家好,我是辛巴妈妈,今天我们来读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在开始读第二章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第一章的内容。...
    一个粒子Liz阅读 1,896评论 0 1
  • 我们在日常沟通中,有意无意间,用头脑中设定的标准去要求,无视感受和需要,因而带来很多的误解和冲突。对我们自己设定了...
    嘉妈阅读 316评论 0 1
  • 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吗? 即使关在德国人惨无人道的集中营的艾提.海勒申写的日记给了我答案: 当她看到性...
    黄蕾的创作阅读 3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