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太傻两个小章节,太傻说人类社会是没有善恶之分,善恶,好坏是人类心智里最深的一根刺,都是虚幻的,确实我们会将善恶进行区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自己的评判体系刻板去评价一个人,或者因为别人的评价影响我们对另一个人的看法,本质上其实他还是他,但每一个人对他有了不同的评价,而他在别人眼中就有了千万种模样。不去区分善恶,我觉得应该是不用自己的评价去影响他人对一个人的看法。
书中说我们区分善恶就是我们自己通过给自己贴标签,然后投射别人身上,说的也没有什么错,我们通常评价的一个人,大多数时候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的,自我感觉的背后就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的映射,这样别人在我们眼中就有了颜色,被打上了好朋友,普通朋友,一般人或者敌人这样的标签,当然这算是一种正常的区分。不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个人,接触事物的本质。
书中说善恶是虚幻的,那么正确还是错误呢,无从推论,即使推论千万种我觉得没有意义。如果用正确或者错误来评判断,太傻又会说这是在分离。如果是人类社会是一个没有善恶评判的社会,我觉得这很不现实,因为人性的弱点我们都很难避免,善恶不分的社会可能最终的命运就是灭亡。纣王暴政,只是天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很显然不顺应民心,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你要说他是一个好人,也说不过去,就当我大脑有病毒吧,当然纣王暴政不是纣王的一人之罪,他监管失利,上下沆瀣一气,导致整个官僚体系瘫痪,官官相护,导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痛在别人身上,分离的时代,人们必然产生痛苦,自然形成了一套评判体系无可厚非。
我觉得人是生活在现实的土壤上的,放下标签只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他人,太傻的世界过于理想化,我们要取其精华用于现实之中。我记得我读书时,人们经常会区分学霸和学渣,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不敢跟成绩好的同学玩,就形成了一条歧视链,导致班级成绩两极分化,这种标签其实就是一种分离,成绩好坏怎么定性一个人呢,家长们都鼓励自己的孩子跟学霸玩,远离学渣,以为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大逆不道,那朵花没有自己的花期呢,我能做到就是尽量做到现实生中的一种平衡,整个人类历史好坏自有世人回去评判,善恶好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不评判,但是我们个人可以慢慢放下一些标签,不去恶意中伤别人即可。
人首先是自己的救世主,在困难来临时会首先拯救自己这是本能,但是他又是社会中的人,所有灾难到来时,会因为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或者职责所在必须英勇就义,所以现实中我们就要做到一种平衡,让自己处于一种平衡中和的状态,不偏激,不极端去分离,去评价已是万幸,在这个网络发达的社会,大家谨慎发言就是对他人最大的善意,所谓的不去分离,要合一跟我们的儒家中庸之道异曲同工之妙,不温不火,不骄不躁去平衡生活的事情,何尝不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