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长沙房价贵得要死,都是一万一平方米,地段好的二、三万。
也就是说如今二万元最多只能购买一平方米的房子,然而,当年,我却用二万元买了一套八十多平方米的房子。
可是正儿八经的商品房哦,不是在马路上乱建的茅棚。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在一家央企工作,当时刚刚推行市场经济,很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央企同样是如此,经营很困难,工资难以按时发放,大量员工下岗。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企业也进行改革,尤其是对企业的住房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以前在国企包括央企入职的职工,企业无条件提供住房。
单职工一般是双人间或者四人间。
如果结婚成家,单位会无条件分配住房一套,一般是一室一厅或者二室一厅。
如果你的职务比较高,或者是领导干部,有可能分配三室一厅或二厅。
当然,每个单位的经济状况不同,职工可以分配的住房也不相同,但都是免费。
每个月交几块钱房租和水电费就可以。
到了九十年代,情况变了,国企所有的职工住宅全部向企业职工出售。
根据你的工龄和职务等方面,核算房屋的价格。
当时工资低,物价低,所以卖给职工的房子价格也很低。
一室一厅的房子,工龄长的职工只要二千元左右,高的也就四、五千元,基本上职工人人可以买得起房。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干部,资格老,他居住的房子只要七千元,而他计算下来的补贴有一万五千多元,不仅白得七千元房子,而且单位还另发了八千多元住房补贴。
当时很多单位推行了集资建房。
所谓的集资建房,就是单位出一部分,个人出一部分,大家一起凑钱建房。
说是说单位出一部分,其实是出了大部分,个人只负担一少部分。
我参加的是集资建房,一套八十多平方米,个人只承担二万元,其它由单位负责。
当时有一个规定,单位集资房,需要四年之后,才能对外出售。
当年在国企工作的员工都享受了这一波福利待遇。
以后就全面推行了商品房,职工结婚成家就需要自己购买商品房了。
(李苏章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