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我独处的日子,比群居的生活要多得多。
即便此刻,我在时隔七年后,回归原生家庭,与母亲、弟弟同住,我依旧感觉我是个孤独的个体。
我接触到的世界与这些年我受的教育、看过的书,已经使我们在思维上南辕北辙。
这种不同,使我困惑,我感觉自己是这个传统家庭里的背叛者,我不愿意按照长辈给予的指引生活,我否认他们认为对的生活方式。当质疑的声音立体环绕在耳周的时候,我开始自我怀疑。这种寻求自我个体享受的行为是否是种病态。
直至读到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我豁然释怀。蒋勋先生将孤独划分为六章: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与伦理孤独。这六章看似独立,实则都在讲同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通过思维的解放,走出大众,走出惯性,获得自我个体的认同。
革命孤立在和平年代,已离我们有一段距离。而且,事情一旦上升至政治高度,我就没有思维能力去讨论了。而其他几种孤独洽是身处文化转型时期的90年后一代正面临的切实问题。
经济的发展打破了父母时代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模式;科技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自主发言的机会;而思维的变革,使这一代的年轻主力们更趋近于自我的体验。选择的多元化,为这一代人创造了更多的生活可能。
比如婚姻制度。在中国,已超2亿的单身群体,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些人正选择对抗固有的社会形态。正如文中提到的“伦理孤独“,伦理本身就是存在弹性空间的。即便是同时代下,不同地域也存在不同的伦理形式。这种”固定“终有被打破的一天,而我们此刻的孤独,则是裂缝里微不足道,而未来或可燎原的光。
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而人自出生时起,就注定一分为二,并终其一生寻找另一半自己。蒋勋在书中亦再三提到:感受孤独,享受孤独。孤独是让生命圆满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