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0透过结构看世界第四章-隐性思维显性化

一、隐性思维和显性思维的区别

首先,作者通过东西方在小笼包的制作上的区别上引出隐性思维(小笼包的东方做法)和显性思维(小笼包的西方做法)。

隐性思维如小笼包的皮薄、馅大、汁多、肉馅一样,没有量化,你很难去发现或掌握它。

比如某个人他在针对别人给他建议的时候,他会通过脾气暴躁来解决。事后他自己也后悔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

其实他的内在动机就是隐性思维,他看不到也摸不到,他很难发现他是如何思考的,为什么会产生类似的行为,因为实在是对事情反应太迅速了。

他的内在动机又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和别人争吵,他采取了这种强烈反驳,于是获得胜利,也有可能他看到自己的亲人那种强势的性格给他带来奖励,从此他小小的心理产生了一个信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该反抗。这就是他的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经过不断的积累,慢慢形成强势的性格,就是不自觉的做出来。



二、什么是结论(中心思想)?

首先结论是一种观点,其次需要被别的观点(理由)和事实支撑。

比如:

他很受女孩子喜欢,由于他长的很帅,他唱歌很有磁性、他会打篮球、他很幽默、他很有钱。。。。。

结论是:他很受女孩子喜欢。

别的观点或事实是:他长的很帅,他唱歌很有磁性、他会打篮球、他很幽默、他很有钱。。。。。

别的观点或事实是为结论服务的,起着支撑结论的作用。



三、结构显性化的具体方法是结构思考的识别概况




四、应用

例子一,《美之历程》的原始歌舞的第一段的理解:


第一段的结论是:原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是一种狂热的活动过程,浓缩着、沉淀着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

理由1是:图腾标记“龙飞凤舞”,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

理由2是:歌、舞、剧、画、神话、咒语.....糅合在巫术礼仪一体中。


找结论:结论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者结尾。该段落结论由开头和结尾概况而成。

找支持结论的理由:该段落中有2个理由,分别讲述图腾标记和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都是一种巫术礼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