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色即是空”的时候,还不知道它的具体出处,也不知道它的意思。只知道它是一句调侃,劝解小小少年要保持思想端正,不要被色色迷住眼睛,和远大的理想比,色只是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即便后来知道这是一句禅语,此色非彼色。但以我当时的想象力,还是很难理解的。虽然不理解,但总觉得和这句“色即是空”有某种机缘。
很多年前,一次去网吧上网,当时网吧里放了一首让我觉得特别有感觉的音乐,还专门去前台打听这是什么歌,一看才知道,它就是《色即是空》, 这一听就到了现在(一起来听听)
不过,这次我们就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看什么是“色即是空”?练成它究竟有什么好处?
半杯水
记得以前听过这样一个鸡汤段子,说是有半杯水放在桌子上,同时被两个人看到,一个人说,坏了,只剩半杯水了;另一个人却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
这个段子是要告所我们,同样是半杯水,乐观的人就会到它的积极意义,悲观的人看到的是失望。不同的心态,决定了各自不同的世界。我们要做那个乐观的人,也就是为半杯水欢呼的人。
但从“色即是空”的角度来看,不管是乐观,还是悲观,都是空。
所谓的色即是空,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万事万物(半杯水)是存在的,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心态)是空的。
比如说一个帽子可能也就几十块钱,但如果这个帽子是赵本山春晚戴的那个,那它就值钱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能会有疑惑,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如果没有这点觉悟,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这不就好是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区分吗?赵本山是名人,它带过的帽子是稀缺的,当然要值更多钱,不但值钱还要有收藏价值。
但佛陀依旧会告诉你:色即是空。
因为当你悟到这一点的时候,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
在悟道之前,我们先看看“色”都有哪些特性:
1.看到任何东西,赋予其意义是自动产生的
比如你去4S店看车,你不会只想到车本身,你会去做各种对比,是大了,还是小了,是好看,还是不好看……
2.这个意义会受到故事的影响
有很多车很不好看,但是就有很多人在开,比如你去买车,销售人员给你讲了一下这辆车的背景故事,说不定你就会开走那辆之前你认为不好看的车……
3.意义都是主观的
当你认为这辆车好的时候,别人说任何缺点你都不会听,甚至会跟他急,觉得这人太丧了,这个时候的意义,就不是客观的看待这辆车,而是完全来自自己的主观世界。
4.无感则无视
当你对其它车不感兴趣的时候,它即便停在你身边你也看不到,即便看到也不会留下任何记忆,类似于“无缘对面不相逢”的感觉。
悟到色即是空的的意义
虽然我也经常做冥想练习,但是还远远达不到佛陀说的那种境界,不过我们可以看看练成这个功夫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里的“山”和“水”只是代指万物,不是说练成之后,天天盯着山、水看着玩。而是指,在你练成之后,会看到一个更为真是的世界,在你欣赏一朵花的时候,不会被其它任何意义所干扰。
在谈到知识的时候,罗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说是旅游的时候,同样是看到美景,有知识的人就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他在旅行中获得的价值就大;而另外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会说:“我靠,真好看”,想多来看这个旅行就没多大意义。
看似很帅,但是用“色即是空”的境界的角度来看,他们两个人都很low。不管是引经据典,还是一句土话,都在让他们与眼前的美景产生隔离。
真正的境界是这样的,武志红在他的专栏里描述过这种境界:在壮丽的大自然面前,你突然泪流满面,有一种被击穿的感觉。这就是你头脑中的“色”突然被撕裂,你的本真和风景的本真有了相遇,建立了“我和你”的关系。
2.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觉,其实都不是真实的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觉得挺好玩。两杯一样的红酒,其中一杯的“故事”使得这瓶酒价值为90美元,而另一杯则是单纯的标价10美元一瓶。然后让人去品尝,结果是90美元的更好喝。
事实上,真正的品酒高手品的应该是酒,而不是故事。只有去掉外在的各种“色”,能真正体验到酒纯粹的味道。
和人相处也是这样,你究竟是和这个人相处,还是因为这个人的“色”,才和他相处的呢?如果是商业关系还能理解,但如果是亲密关系,家人关系呢?只有去掉外在的色,才能做到,不管孩子能不能考一百分,他都是父母的宝贝蛋。
这可能就好修炼佛法的最大意义吧!方法之前已经说过了——正念冥想。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