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第四节。
第四节: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搭一座信任之桥
打卡时间:10月2号——10月3号
打卡内容:任选一题打卡:
1.读完第四节你有什么感悟?
2.你认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才能搭好这座沟通之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一、读完第四节你有什么感悟?
读完这一节,我不禁感概:爱孩子,就努力给他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
我非常羡慕罗恩老师和家长们轻松自在的相处方式。不管是家长们精心策划的教师感恩周,还是罗恩老师建议把家校座谈会地点定在学生家里,并亲自前往学生家的事例,我都能感受到罗恩老师和家长们的用心和耐心。他们彼此尊重,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他们彼此配合,让孩子明白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给予孩子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努力去为孩子创造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真正地做到了爱生爱子!
看到这些,我除了羡慕,还感觉到心酸。我突然觉得,我教过的很多孩子,成长的环境并不是那么的和谐美好。有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给予孩子的关心少之又少,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些孩子的父母常年争吵打架,孩子的心灵也破碎残缺;更有甚者父母离异,彼此关系极其恶劣,孩子随之成了无根的浮萍。这些孩子,有些怯弱自卑,有的极其叛逆。孩子一直在这样缺失爱的环境中成长,教师又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身边这种情况是当下乡村中司空见惯且积重难返的社会常态。因此,老师想要和家长沟通,想要共同去教育好孩子,营造好的成长环境,不仅需要老师有持之以恒的爱心和耐心,更需要父母家长对孩子有正确的毫无保留的关心和爱!这种爱,不是金钱,不是物质,而是父母家人的和谐关系,是父母家人彼此间的包容理解和对孩子正确的精神引导!
只有对孩子有无私爱和耐心,老师和家长之间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沟通,才能相互尊重,才能搭起一座信任之桥。所以,给孩子爱吧!给孩子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吧!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吧!
二、你认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才能搭好这座沟通之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上班这几年,我没当过班主任,说实话,我很少和家长沟通。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才能搭好这座沟通之桥,这个问题于我而言,显得有点纸上谈兵。
我倒是有一个经历,说不上是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方法,但对我还是有一些触动,因此,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几年了,那时我教初中,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他身世非常可怜,他的父母、爷爷和奶奶全都去世。可以说,他是一个孤儿。二爷爷是他的监护人,把他拉扯长大。但读初二以后,他就是很叛逆,经常和校外的人鬼混,所以他们的班主任经常把他的二爷爷请到学校来一起教育这个孩子。时间长了以后,他的二爷爷都不愿意来学校了。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他的二爷爷,和他聊了一下,刚开始他眼神闪躲,可以感觉到他内心很失望。我对他说:“涛这个孩子其实很有礼貌,学语文也很积极,很有进步。并且这孩子有一次同我说,您这个二爷爷对他非常好,是他唯一的亲人,他想好好读书,长大以后买新衣服给您穿。”我又对他二爷爷说:“其实涛很在乎你,很爱你!他其实很懂事的,他以后长大了,一定会记得您的好!”说完,他二爷爷眼眶都红了。回学校之后,我又告诉这个孩子,说他二爷爷很关心他,很爱他,希望他好好读书,以后不要过苦日子。我还要求他回去拥抱一下二爷爷,不要和二爷爷顶嘴,记得二爷爷的好,帮二爷爷做家务!并且在班上,我都回经常点这个孩子的名回答问题,选他当他们组的语文组长。我也会经常打电话给他的二爷爷,经常表扬他!他二爷爷的语气也越来越明朗,越来越高兴!之后,这个孩子积极了很多,而且很听我的话,虽然有时候还是有点贪玩!但他真的改变了很多!虽然这个孩子没有考上特别好的高中,但每次在路上遇到我,都马不停蹄地跑过来和我打招呼,帮我提东西。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如何,但我想,不管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都会懂得尊敬他的二爷爷,懂得尊敬爱他的每一个人!
经过这个事例,我个人觉得,家长和教师的良好沟通还是建立在对孩子的爱与关心上。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直接表达对父母家长的爱,会不理解孩子。很多父母家长更是不善言辞,对孩子一味批评,很少直接表达对孩子的爱!所以,教师有时候就做一个“和事佬”,在孩子面前,我们要表扬夸赞父母家长,传达父母家长对他们的爱;在父母家长面前,我们也要适时夸赞表扬孩子,传达孩子对父母家长的爱!只要是有爱的老师和家长,就一定会做到有效的沟通,就会想方设法地共同引导激励孩子!
我经历浅薄,以上只是我小小的拙见,实在是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