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唤醒爱——读《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有感

“童年梦最多,一梦一首歌……”儿童的世界五彩斑斓,儿童的心灵纯真又脆弱,走进它并呵护它,你收获的可能不只是快乐,更多的会是惊喜!

陶先生在文中强调“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不要以轻蔑的态度质疑“小孩子懂什么”、不要做“糊涂先生”,并谆谆教导我们要“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反复品读这一篇章,深感一个“变”字值千金,同时它也引起了我对师生关系的新的思索。

现在的我们都知道,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基础上的,也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是,长久以来,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影响下,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角色已经定位于“严师”形象,渐渐的树立了自己的“师道尊严”,也在不知不觉中划清了与学生的界限。

还记得师范刚刚毕业时,任教初中,因与学生的年龄相差无几,不存在现在所谓的“代沟”,上课气氛活跃万分,下课与学生打成一片,根本无需费尽心思给学生各种刷题就能轻松取得令各方面都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我,已不再时常走进学生中间去,楚河汉界中时常有无力的感觉,会不时因学生的违纪行为、学习效果的不理想而雷霆震怒,甚至经常跟同事抱怨“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这巨大的反差竟然没能让我意识到问题并非出在学生身上!直到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才如梦初醒!教育要有温度,教育不能没有平等和尊重!孩子们需要的不只是我们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他们还需要被理解和信任,还需要我们的鼓励和支持!

我仿佛听到了淑芳老师正要对我说的话:走单学生中间去吧!用爱唤醒爱,再一次去尝试带着爱走进学生的心灵。我期待着新学期以新的姿态去迎接我的孩子们,也期待着那个曾经备受孩子们爱戴的老师的成功回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