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应对各种事物,与各种人交往。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情况:明明两个能力差不多的人处理性质难度相近的事,过程也差不多,但结果就是截然不同。虽然其中可能存在很多因素,像他们所处的环境、工作时的效率、自身可获得的资源等等,但我想态度可能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我们早已听惯了 “态度决定高度”这一陈词滥调,但不得不承认它背后所揭示事物规律的正确性。有些人习惯了立下flag,各种各样的,大小都有,但很快就被现实所击退,不愿意挑战自己,战胜困境,很多时候我也是这样的。当初入学时参加各种二课、上各种网课,结果都被自己一一遗忘退掉,连最后想要坚持的科研似乎也撑不了多久,不可否认自己正在印证着“一旦放低目标就会一直往下掉”这一唯心的论调,我想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在给自己设限,态度不够端正所造成的。
读过人物传记会发现,那些被历史铭记且为人类社会作出伟大贡献的人们会有一个共性—凡事不讲究,做一件事会力争将它做到最好,无论他们身处顺境或者逆境,而这正是像我这类flagers所缺乏的精神。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时,他们所释放的潜能是无穷的,无论完成的事是难或者是易,都会慢慢积累你的信心和能力,最终将你塑造成你想成为的自己。
最后请问自己两个问题:1.十年后你想在哪想做什么 2.十分钟后你在做什么 大概聪明的人已经知道它的含义了,剩下需要的只是行动和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