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老师执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作家笔下的人物”为主题,安排了《人物描写一组》《金钱的魔力》《刷子李》三篇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个片段,选取了严监生临死前因点了两盏灯茎而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的经典片段,体现了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匠心。在这个片段里,作家通过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严监生临死前伸手指头的动作、三次摇头和瞪眼的神态动作,使一个守财如命的吝啬鬼形象跃然纸上。
从这个片段在本单元的位置来看,编者选编这一片段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严监生这个形象,钟老师补充了很多材料,从教学效果来看,虽然学生感受到了严监生的吝啬,而且人物形象也丰满起来了,但是却给人一种“枝蔓丛生”的感觉。
我们先看课前导入部分。首先,老师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你们平时喜欢读什么书?读过哪些名著?然后,出示读书的名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接着让学生根据提示猜人物,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作家写人的高妙:寥寥几笔即写出人物特点,然后再补充《儒林外史》中关于严监生的家境的描写。此后,才导入课题。
课前的导入,一般来说,或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为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或为开课确定一个情感基调,过于冗长的导入,有可能达不到上述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钟老师的导入,明显有些拖沓了。比如,前面的谈话和名言的出示就多了,不如直接以“根据提示猜人物”的游戏来得简单有趣。
导入以后,钟老师又出示了三组词语,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理解。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希望以此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并理解课文意思。三组词语,有老师认为难读的,有老师认为难以理解的,通过朗读、猜意思、找文中词语概括意思等方法,学生的理解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但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以为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这样一个两百来字的半白话的片段,理解意思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使不那么准确,但完全不会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倒不如直接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难读的、不懂的词句,读一读,说一说,以学定教,既实在又高效。
进入教学的主体部分,钟老师先让学生谈谈对严监生的印象,并从课文里找出依据;然后,补充了《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平时生活的描述,让学生发挥想象,初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接着,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严监生病情的句子,猜测一个行将就木的人的心理;再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由于奶妈问到了舅爷,于是老师这时又宕开一笔,补充了严监生与两位舅爷的矛盾,以此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时候的严监生万不会想到两位舅爷。接下来,就是同桌之间的表演,再指名上台表演。至此,老师归纳:作家就是这样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老师补充了对严监生平时生活的描写片段,以及严监生与两位舅爷的关系,但这两份材料对于引导学生感受作家刻画人物的方法帮助不大,尤其是严监生与两位舅爷的关系那个片段。倒不如在学生充分读文之后,再以表格的形式比较作家对于严监生的三次摇头和两次瞪眼的描写,以此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严监生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感受作家夸张的描写的入木三分。
最后,钟老师让学生猜测这样一个吝啬鬼,在夫人病重的时候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出示原著中这个情节的描写,然后引发学生思考:严监生到底是不是吝啬鬼?以此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儒林外史》整本书的兴趣。这个环节中,拓展的内容恰到好处,既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又丰富了人物形象,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谓一举三得。
从整节课来看,由于老师补充的内容冗杂,以致喧宾夺主,使教学目标中的“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一重点被冲淡了,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而这个目标不仅是本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本单元重要的训练目标,如果不能紧扣这一目标进行教学,那么不仅不能很好地贯彻编者的意图,还会使这一片段作为“例子”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提出过要“简简单单地教语文”:教学目标要简要,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过程要简洁,教学方式要简练,作业设计要简化。这是对当前语文教学流派众多,工具性弱化,过分追求教学的深度广度这些现象提出的解决之道,值得我们所有语文老师深思。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地做到了“删繁就简”,我们的教学才能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