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曾经分享过一段往事:
儿时,他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被看守人发现了,对方二话没说就扇了母亲一耳光。
多年后,再遇到那个看守人,对方已是垂垂老矣。
他想要上去报仇,却被母亲拉住,母亲对他她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最后,莫言选择了释怀。
作为诺奖得主,莫言的举动让人敬佩;但作为普通人,他的遭遇让人触动。
针对这种情况,网上有人对此表示疑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如果恶意得不到惩罚,是不是我们只能选择逃避?
若是善意总被忽略,我们是否要收起对他人的同情?
这种有关善与于恶的辩证,没有标准答案,但在《杀死一直知更鸟》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最朴实的诠释。
在真相面前,旁人会带着“偏见”审判无罪之人;在正义面前,心怀善意的律师会排除众议为含冤之人辩护;在是非面前,父亲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摒除“恶意”。
如果你不曾体验过这种人生,那么哈珀·李笔下的人性真相会让我们明白:
成年人的清醒,在于摒弃偏见,看见善意。
1.死于偏见的“知更鸟”,需要被看见
小说的开头,以阿迪克斯尽心为含冤的黑人汤姆辩护开场。
在阶级分明的社会环境下,阿迪克斯的选择就如“离经叛道”一般,惹人非议。
而同样被“偏见”所害的,还有当事人汤姆。
这场风波始于白人女孩马耶拉的一个吻:
马耶拉她大胆向汤姆表达自己的爱意,却不巧这一幕被父亲尤厄尔。
事后,马耶拉不仅挨了一顿打,还被要面子的父亲指使,诬告汤姆“强奸”自己她,汤姆也因此以“罪人”的名义接受大众审判。
在众人对马耶拉的控诉深信不疑时,只有阿迪克斯愿意充当汤姆的辩护律师,努力寻找真相。
但不少人相信的,永远都只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事实。
当真相被贴上“正义”的标签时,被恶意占据的灵魂也会愈加肆无忌惮。
旁人会像对待叛徒一样,对阿迪克斯和他的孩子进行辱骂,甚至连阿迪克斯的亲人,也一度认为他是在给家族抹黑。
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善意得不到理解,让真相变得不足轻重。
阿迪克斯的孩子曾问他:
“为什么一定要接这种给家里带来麻烦的任务?”
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因为这触及了一个人的良知。”
在现实面前,是选择从众保全一家人,还是坚守良知救赎汤姆?
他选择了后者。
最终,证据揭穿了马耶拉的谎言,但陪审团的成员还是投了“有罪”之票给汤姆。
阿迪克斯目睹了“知更鸟”在偏见中死去,同时也撕破了“偏见”的屏障。
正如在书中写道:
“知更鸟只是哼唱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什么坏事也不做。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犯罪。”
于我们而言,能够看见的所有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真相。
阿迪克斯,在充满偏见的闭环中,用善意点燃光亮照进黑暗。
而那些像“知更鸟”一样的人,在喧嚣的世界中,为他人撑起一把伞,却忘了给自己一方晴空。
我想,比起偏见下的事实,减少无知对他人的伤害,才最难得。
2.善与恶的距离,小到一念之间
有人问:“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你有标准答案吗?”
网友的回答让人破防:
“我们都是好人,只不过在有的人眼里就成了‘坏人’。”
生活教会了我们怎么生存,却让我们对生活少了一丝敬畏。
善与恶的距离,小到一念之间:心善,人善;心恶,人恶。
正如阿斯克斯那般,他把善意给了汤姆,也灌输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有关善与恶的诠释,也在孩子和孤寡老太太杜博斯的相处中,给出了答案。
她每天用斯库特和杰姆厌恶的方式逗趣他们,辱骂他们的父亲阿迪克斯偏袒黑人。
在多次容忍后,杰姆无法再忍,直接冲进老太太家破坏了她的花园。
也正是这个小插曲,让阿迪克斯有机会让孩子们有耐心挖掘人性的美好。
为表歉意,他让杰姆每天去她家中,给她读书缓解孤独。
虽然两个孩子不情愿地答应了,但三人之间的相处并不顺利。
孩子们回家后会在阿迪克斯面前,控诉对老太太的厌恶与恐惧。
这种怀揣着恶意的评价,与白人对黑人的偏见如出一辙。
显然阿迪克斯并不想让孩子成为“杀死”知更鸟的恶人,他便有意引导孩子发现杜博斯丑陋外表下的珍贵品质。
原来,杜博斯年纪渐大,身体病痛带来的折磨,让她不得不靠药物来缓解。
老太太不想成为他人的负担,这才提出让杰姆为自己读书的要求,分散痛苦产生的焦虑。
就像阿迪克斯说的,“她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两个孩子也由衷从心底为杜博斯的坚韧,燃起一丝敬意。
想起《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会觉得他的“拔枪相助”就像个笑话,为什么一个无罪之人却要被一群凉薄之人无休无止地审判?
多年后才明白:这是一种知更鸟的象征,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的善意,支撑起一个与众不同的灵魂。
加缪在书中如此写道:“不被爱只能说是不走远,但不会爱却是一种不幸。”
让一个人痛苦的,不是感受不到世界的温柔,而是自己感知不到善意。
在暖炉旁边,有人说暖,有人说冷,只因为:前者离得近,后者隔得太远。
善恶之分也是如此,你离一个人越近,越能感到他人藏起来的善意。
心中有善,便处处是善。
3.克服心理上的“死亡”,才能感知温良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你们可以随便贴别人标签,你们有没有想过,你在无形之中也杀了人。”
人言可畏,“畏”的不是“人言”,而是能言的人。
拉德利一家人的存在,就饱受这种“流言”的伤害:
大家会觉得吃了拉德利家的胡桃会死人;
谈及被铁链锁在屋子里的怪人阿瑟时,有人会把 “传言”当作想象中的“冒险”;
镇上发生偷盗之事时,众人也会先入为主地把拉德利一家代入小偷的角色。
似乎,越是不被看见人与事,越容易被大家“妖魔化”。
阿瑟是众人议论的对象,但他的善良更让人敬重。
这一点,在杰姆和斯库特的经历中,得到了印证。
两个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三番两次接近拉德利家的院子,意外发现:
阿瑟从未亏伤害他人,反而好心善待每一个从他家门前经过的人。
在胡桃树的树洞里,会经常放着给孩子玩耍的小礼物;
杰姆跑到院子里偷看时,裤子挂在了铁网上,次日竟被缝好放在了树洞;
当杰姆和斯库特被坏人欺负时,也是阿瑟出手相救。
原来,任何一种歧视或者压迫,都会让我们的心变得冰冷,而曲解善意。
阿瑟是好人,只不过在成见中把真实的自己藏了起来,成了“怪人”;
杰姆和斯库特是好人,因为他们能打破偏见看见一个人的善良。
故事的结尾,斯科特和拉德利一同走进家中,这是温暖治愈的一幕,也是哈珀·李笔下的期待。
怎样让自己在人性的复杂中保持清醒?或许这就是答案:
避免偏见带来的悲剧,克服心理上的“死亡”,去感知人性的温良。
04
有人说,《杀死一直知更鸟》中,有两只知更鸟:
一直被“偏见”杀死,一只被“善良”杀死;汤姆蒙冤在生理上死去;阿瑟向善在社交中“死”去。
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经历了同样的遭遇与不公。
好在生活充满悲怆,但也有拨云见日的光亮:阿迪克斯用争议排除偏见,用言行教会孩子善良,让他们懂得了爱与纯良。
余华曾经对偏见给出了这样一番比喻,他说:
“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偏见,而且偏见都穿上了真理的外衣。
如果你想去反驳偏见,你不会赢,因为你的话还没说完,偏见已经换了外衣。”
打破偏见,首先要了解偏见。
一个人深信不疑的“真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也会对他人造成困扰。
看见人性中的善,才会理解人生的真相,处世坦荡。
点个【在看】,愿你一生温暖善良,不舍爱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