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区以后,把车停在自家单元下面,跟孩子一起,把车上满满的货物一点点地搬下来,堆放在楼道里,象一座小山似的。我叮嘱儿子:先把狗牵回家安顿好,然后一趟一趟慢慢往家里拿东西,我去停好车就回来帮忙。
停好车回来的时候,已经不剩太多的东西了,我和儿子又跑了两趟,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回了家,在地上一字摆开,象个临时搭建的小超市。
换掉所有的衣物,外套鞋子安置到阳台上,其他的扔进洗衣机,清洗消毒。
瞬间特别轻松了,这里毕竟是家。楼层也低,看着窗外耀眼的阳光,听着欢快的鸟鸣,感觉春天真的已是近在眼前。
说真的,真想好好睡一觉。浑身散了架一样,累到躺着也特别累的程度,恨不得把自己的身体深深陷入沙发里,被一个厚厚的东西包裹着,去安抚身体的每一寸骨。
一动也不想动。
孩子说饿,是的,就吃了一顿早饭。中午的时候,吃了几片面包,在高速上还拿着手机上了两节网课,也算是一种特别的体验了。一到家,孩子也累,坐一天车比开一天车,真正的也没有轻松到哪里去。
稍事休息,做饭去。特别简单的,煮方便面,里面打进荷包蛋,放了青菜。即使这样,让我们两个吃得都特别满足。
好好地泡个澡,把家里清扫一遍,用稀释的84擦了地板,点着艾条。家里的味道,变得乱七八糟,管它呢,综合治理吧,虽然知道自己很久不在家里,哪里有病毒,无论如何也比外面要安全得多。但是,还是做了这些吧,至少心安。
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起床,精神恢复了不少。上午社区打来电话,问了我的基本情况,说一会儿过来送隔离通知书,同时贴封条。
为期十四天的隔离,就这样开始了。
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上报体温,是必须要打的卡。交待完这些,我觉得自己就象要迎来一个长长的假期一般,自此以后十几天,不必惦记门外事了。
孩子每天上午两节网课,一节语文,一节数学。然后是一堆作业,语文的,数学的,寒假的,英语,音乐,毕业项目,戏剧、、、我曾经认真地数了数,总共九项,每一项都需要打卡。
我就象个收租子的地主一样,过一会儿就会问问,哪一项可以打卡了。这时候如果是完成了,就会把作业放我面前一放,摆出孔乙己排出大钱的气势,傲骄地站在一旁,再奉送一个不屑的眼神。我就赶忙拍照,打开钉钉发送,碰上有语音的,还得让他再对着手机录。
假如没有完成,听到这句话,他就会觉得是在找事,一般会给一声不耐烦的叹气。然后问:现在几点了?我回答了之后,他会回复:几点几点给你。
当然,多数时候,还是可以一片岁月静好的样子。尤其是,我做出一顿肉比较多的午饭之时。或者是,因站他的爱好安排了一下某种饮食。
不禁感叹,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吃对他来说,目前还是很重要的事。这件事,甚至大过了未来。虽然在心里也知道未来很重要,但是比起香气四溢的美味来说,还是有些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