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傅佩荣原文
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答复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事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依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傅佩荣:
孟懿子,即鲁国大夫仲孙何忌,小孔子二十岁,曾经奉父亲孟僖子之命,向孔子学礼。樊迟即樊须,字子迟,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当时鲁国有孟(亦即原来的仲)、叔、季三位大夫把持朝政,经常违礼僭礼。孔子因材施教,提醒孟懿子即使在父母死后也须谨守礼制,否则仍是不孝。
孝顺之心,也要合礼法
孟懿子问孝,孔子的答复是:“不要违背礼制。”这个回答有其背景。当时鲁国的三家,既孟孙、叔孙、季孙,势力很大,对国君不太礼貌。孔子就暗示了这三家尽管势力很大,最好能够遵守礼制,要分清君臣之礼。
只有无违于礼,才能实现孝顺之心意。内在的孝心与外在的礼法配合,才是孝的实践。
心得
与问“仁”一样,孔子好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问“孝”的解释也是不的。孟懿子作为三桓世家子弟向孔子学礼问孝,孔子自然是有的放矢,直击要害。
鲁国三桓孟孙、叔孙、季孙,在鲁国的政治势力,土地占有,甚至军队的掌控都大过鲁公,因此常常违礼僭礼。比如,“三家以《雍》彻。”三个大夫世家举行家祭之后,撤祭品时,咏唱“雍”诗。孔子不满说:“《雍》诗说:' 四方诸侯都来助祭,由天子立祭,庄严肃穆。'次月在三个大夫家的庙堂咏唱,有何取义呢?”又如“三家视桓楹。”桓楹是啊,古代天子诸侯下葬的时候所用的大柱子,柱子上有口穿索悬棺以入墓穴。这是天子之制,后来诸侯僭越,大夫家葬比桓楹无疑是“葬僭礼”。三桓位高权重,行事常严重违反礼治,孔子十分不满。因此三桓子弟孟懿子问孝,孔子针对性的提出“无违。”
“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父亲临终前要求你向孔子学礼的愿望;就是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父母在世时,子女侍奉双亲要和颜悦色,体察亲心。父母去世之后,丧葬仪式更需谨慎,一切遵照依礼法行事,不能陷父母于不义。
同样是问孝,曾参老实孝顺,父亲脾气不好,经常打骂他,孔子教他不可行愚孝,“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并告诉他,如果你父亲拿大棍打你的时候你也不逃走,失手打伤甚至打死你,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仁不义吗?
可见“孝”与“仁”一样,每个人适合的做法并不相同,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只要秉承内心的真诚去善待父母,便是最好的。
2016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