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进入公益行业两年,公益于我清晰又模糊,清晰的是真切看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的公益现状,模糊的是对于公益的宏观认知、发展预判还难想透彻。这两年来我常思考跨界对于公益意味着什么,跨界人怎样认知自己可以更好发挥价值,与这个行业共同成长。
所以想分享一下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两个想法,我想明白了这两点后,感觉身心畅快多了,心态也更积极了。
第一个想法,跨界人除了带进来,还要带出去。
带进来原来行业/机构的更好的经验资源认知,提到跨界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期待他们能够对公益行业带来新鲜血液,促进行业的发展。道理没错,不过要警惕由此产生的副产品-优越感,任何行业不会因为你的背景、经验就不断对你产生敬仰、赞赏等溢美之情,真正获得认可是靠进来后为项目、机构、行业做出的真实贡献达成的,在原岗位做得好不等于现岗位也能做好。所以,优越感什么的实在是没有必要。
除此以外,跨界人还要把公益带出去。
现在每个人都是一个活媒体,跨界人可以向身边人、同学、前同事等周遭的圈外人积极传播公益理念。这个是我之前一直没有想到的,而越发觉得重要的事。
我认识的非公益人士对于公益这件事的理解跟我之前差不多,或者可能所知更少。比如“你们有工资吗”“你们靠什么盈利”“有一天没人给你们捐钱了你们就会倒闭吧”,还有朋友对于公益基金会给出去钱,不要求回收资金或者分配利润表示不能理解,第一反应“这不是骗子公司吧”。
每每有朋友问关于公益的问题,我都很开心,这说明对方对公益有一些好奇和兴趣,是好事情。然后我就认真耐心地说一说我眼中的公益是什么,我们在做哪些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做了这些事之后有什么效果。这些是特别真实的大众的反应,很多这样的提问说明公益的确还没有很好地走进大众视野之中,这是公益行业需要改善的问题。对于每一个跨界人而言,或许我们的介绍可以让圈外人对公益多几分理解,公益不只扶贫济困捐旧衣服垃圾分类,知道这也是一个行业,也可以作为一个职业选择,而且这份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尚之处不应有道德优越感。所以,跨界人要多多和周围人说说你现在的工作以及你对公益的理解传播好的公益理念公益项目,说不定某次的朋友圈转发,就给看到的人心里种下一个小小的公益种子呢。
另一方面愈发觉得社会问题的解决,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众包,即大众认领、参与解决。公益,不属于特定的圈子或者群体,社会问题的解决无法靠公益圈自己达成,公益也不仅是公益圈自己的事,跨界进入公益的人因为可以更便利地看到公益外的景象,也有圈外的经验、资源渠道,应该利用所长鼓励/促成公益走出自己的圈子,去拥抱不确定性、去跨界、融合、创新,努力让公益更多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大部分普通人也基本了解的、愿意关注的、可以低成本参与的、能取得成就感的、和个人价值实现休戚相关的事。
第二个想法,跨界人进来之前要降低对公益现状的预期,对公益多些陪伴鼓励。
如果一个大人笑话蹒跚学步的孩童竟然还不会跑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大人有点奇怪,而站在商业经验视角吐槽公益种种原始落后的情况在现实中蛮多。
心动力联合招聘刘晓雪说,根据他们的分析观察跨界来到公益行业的人,基本上要经历一个叫做“震惊期”的阶段,满怀情怀抱负干劲进入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公益现实世界,会经历不少跌破想象的事。用“震惊”这个词来形容进来后的第一感觉一点不为过。
工作效率低、岗位职责边界不清晰、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决策机制和可供成长的职业发展路径等等,都是把跨界人拉回现实的因素。所以有些人来了,然后又离开了,带着对公益现状的批判和失望离开了。
其实我们可以跳出问题本身来看。借用一位公益伙伴的话说,看公益行业满眼毛病这个事就好像从2017年穿越回1987年,去看那时候的商业一样。
30多年前的商业,是什么景象。1984年,王石骑着车在欢快地倒卖玉米;张瑞敏为了整治工厂,上任后制定了13条规章制度,第一条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如果让万科或者海尔现状的员工穿越到30年前,他们的感受会不会比来到公益行业更加震惊。
我们的确忽略了一个点,那就是商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用了30多年。中国民间公益的真正发展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到现在是九年。所以不该用现在的商业标准来衡量公益的好坏。
公益没有“春天的故事”,也没有为了以在激烈竞争中尽量多得追逐利润的而不断进化的天性,它不紧不慢,在很长阶段里都是饿不死也难快速长大。但它又的确在进化和发展,跨界来的伙伴,要把心放缓,态度也更包容,就像你从不曾苛责学步的孩子怎么还不会跑。它需要你的搀扶、陪伴、鼓励、引导,需要爱和信任,爱和信任在时间的催化下,定能生出一朵美丽的花。
大多数人总是对某事期盼过多,才会生出许多失望,不想太多反而收获美丽。而且只要继续前行,就一定会发现走过的路付出的努力,都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跨界的伙伴,愿你更多角度地解读公益,心顺了,事就顺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