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
其一
李白(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槛:栏杆。
露华:露气,露珠。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
群玉山: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以山多玉石,故名。《穆天子传》说它是西王母住的地方,此处以西王母居处指代仙界,暗寓杨氏貌比天仙之意。
译文:
见到云就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赏析:
此组诗共三首。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天,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作了这三首诗,此诗是其中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首句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云彩已是足够的美丽,此时想着为丽人做华美的衣裳,花儿见了也为美颜所倾倒,想着怎样才能让丽人的容颜增色,首句连用两“想”字,看似重复却又自然贴切,同时云、花为互文,也可以为云想容花想衣裳,同时也有另一层意思,见到美人华丽的衣裳疑似天上五彩的云朵,见到美人光彩照人的容颜自然想到艳丽的花朵,此时云、衣,人、花已融为一体,云彩即为衣裳,衣裳也为云彩,花似美人,美人如花,为见云之灿烂想到其衣之华美,见花之艳丽想到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次句写春风轻拂栏杆,牡丹花因沾露珠而更为美艳动人,春风暗寓君王的恩赐,“露华浓”暗指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更为娇媚动人。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首咏太真,着二‘想'字妙。次句人接不出,却映花说,是‘想’之魂。‘春风拂槛’想其绰约,‘露华浓’想其芳艳,脱胎烘染,化工笔也。”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群玉山”所见,“瑶台月下”所逢,盛赞杨贵妃貌美惊为天人。此两句也用了互文的手法。若非瑶台月下见,会向群玉山头逢。也通,诗人惊艳于杨贵妃的美,只觉得无论用何种词都无法描摹,于是借助想象,将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只存在人们美好的憧憬里,想象有多美,人便有多美。
此诗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然无一美字,却已描摹了杨贵妃的绝代姿容。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