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培养#
1,阅读是“享乐”,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认字,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只是为了“享乐”。
就是阅读是为了阅读带来的美好的体验。
2,书籍的挑选跟随孩子,记得大姑娘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迷恋各种公主书,家里最多时候有20多本关于公主的故事。
而她幼儿园的同学也喜欢公主故事,可是她妈妈说,看了公主故事会变傻。
父母对自己不喜欢的类型的书,用恐吓的方式告诉孩子。
那个小朋友就非常的羡慕我家,偷偷的借公主书看。
而我家姑娘早就不看公主故事了。
妹妹现在也是看公主故事的阶段,每个晚上都要讲四五本左右。
看公主故事的年龄,就是做公主梦的年龄,如果阻止,就会停留,就会有疙瘩。
很多成人还做着儿时的公主梦,很多时候是因为在做公主梦的年龄没有充分允许。
3,亲子阅读的不可替代性。上了小学,很多家长会强调孩子要自己独立阅读,其实,很多孩子还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自己去独立阅读的。
而亲子阅读,让孩子体会亲子关系的温馨,加强孩子阅读的享乐。
4,阅读习惯培养的“海陆空”,让孩子喜欢阅读,可以同样的故事,结合电影,喜马拉雅音频,父母朗读,最后自己看的模式。
比如《哈利波特》,我家看的阿加莎刚好杭州有话剧,就结合话剧。
《哈利波特》还有一个功能,孩子英语能力上来之后,也可以是第一本自己看完,听完的故事。
英语也一样,阅读和听力好了,英语自然就好了。
5,有几次我在外面给孩子们讲故事,有人看到我对本宣科,就说,你这样讲故事太简单了,也太容易了吧。
我的理解是优秀的流传作品,本身用词就是精炼,并带有美感。
我们自己的口语词汇会比较随意一些,所以把美的文字传递给孩子就可以。
不需要解释,如果孩子不明白的,随时停下来,再解释。
还有包括语言是否抑扬顿挫,我的感受这个不是很重要,关键是父母自己的情感,父母自己的声音就足够了。
6,多买无用的书,我在书店买的很少,书店的书很多我个人觉得脱离了“享乐”,很多带有说教功能。
我买书很随机,自己心动就会网上下单,好处就是,我选的书,我是有怦然心动的,所以推荐给孩子的时候,也是有感染力的。
也有孩子不喜欢,我一般认为,是暂时不喜欢,那就先放着,说不定那天就喜欢了呢。
永远不喜欢,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