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早上第一节课下课,刚回到办公室,坐下来屁股还没有热,班长急急忙忙跑过来跟我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小农被小瑜打了。”看她那么着急,想必真的发生了挺严重的事情。于是起身找小瑜,查查什么情况。
当我找到他,问他事情的经过时,不管我怎么引导,他始终不说一句话,我琢磨着,是不是因为怕老师批评才不敢说,于是就先让他回教室,然后打电话跟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把事情的经过如实地告诉了他妈妈。下午上学后,她妈妈打来了电话,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我。原来小瑜辱骂了小农,还给小农取了难听的绰号——农药。小农觉得自己有辱自己的尊严,就拍了一下小瑜的背部,结果小瑜就反击过来打了小农。经过一番教育,双方都互相道了歉,事情就算结束了。
可是就在今天,小瑜又辱骂了小农,继续喊着农药,农药,毒药,恶心药,小农被他这么一说,瞬间发火了,于是拍打了过去,小瑜反击,还扯了小农的衣服,衣服被小瑜扯了一个洞,双方扯完就各自回家了。针对小瑜的行为,我在思考:为什么他多次无缘无故辱骂,甚至还打小农这个女孩呢?他的内心到底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为了查根究底,我又再问他:“你辱骂小农的原因是什么?”他久久不说一句话,给他静了10分钟,我又再次问他原因,他嘴巴开了,但是还是开不了口,见他有点紧张的样子,我给他吃了定心丸,告诉他老师知道你此时的心情一定不好受,我非常同情你,老师不会批评你,打骂你,老师只是想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我这么一说,过了几分钟,他终于开口了,他说:“我就是看她不顺眼,每天看见她就想骂她。”
小瑜的这种行为让我大跌眼镜,那么,他这种扭曲的想法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让我决定去调查清楚,于是,我先找他的妈妈了解情况,原来小瑜在家经常受到父母的责备,打骂过多,这给他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心理更是一种折磨。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所以他来学校选择了欺负更小的弱者,而小农一开始的表现就是给人的感觉是弱的,不爱与人交流的,自然就成了小瑜的欺负对象。正如巜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科恩所说的:“孩子在感到危险无助时,就会把愤怒投射到周围人身上,此时他无法用语言真正表达出来,只能通过语言的暴力表现自己的想法。”因为在此之前他的父母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也没有教孩子如何用语言表达情绪。
为了防止小瑜再次犯这种错误,我对小瑜的惩戒是:1、写一份说明书,把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如何避免自己再骂人的方法写清楚,家长签字,班主任签字,按手印,保留在档案文件袋。2、亲自向小农诚恳地道歉,握手拥抱。3、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夸小农,说出她的优点,再起一个优雅的绰号。
当然,对于小瑜的父母,我给他们的建议是:1、停止对孩子的责备、打骂。2、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同理,同情心。3、教会孩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情感。4、父母做好孩子的好榜样,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或者骂人,孩子是很容易学习到的。
经过这两周的观察,发现小瑜没有再骂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当然,在他身上还有比较多的缺点,在写另一方面的内容时会再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