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遇到问题》
遇到问题
不是选择逃避
而是问问自己
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要怎么办呢?
这时候不是处于一种埋怨
和怒其不争的心态里
而是处于一种积极思考
思考原因、思考解决方案
并尝试付诸实践的状态里
4:42《周末计划》
今天的计划是什么呢?
五点出门
七点二十到家
再出门
九点到家
十点出门剪头发
学习,看文献,
中午午休,
两点半起床
四点半出门拍照
八点回家
继续学习看文献,
阅读太极跑并记笔记
十点半睡觉
九点后不吃也不喝
8:16《洛阳桥古街》
五点出门
五点十分开始骑自行车
二十六分钟,5.27km
到了将近洛阳桥古街
今天想要到洛阳桥估计
体验填还没有亮起来
满街空无一人
路灯发出淡淡的亮光
要好好地拍下照片
早上到了古街
天已经亮
路灯已关
正想回头
发现再街角
房檐顶端
一轮暖阳升起
别是一番的景色
8:18《屋檐上的太阳》
记得在几年前,
在天还没有亮起来
路灯还开着的时候
到了洛阳桥古街
静谧的古街
展开怀抱
接纳唯一的一个人
在街道、石板、路灯、
屋檐、还有渐渐亮起来的天空
至今仍然在我记忆中盘旋
按照现在天亮的速度
估计需要在四点前就到古街
按照骑自行车半小时到古街
那需要凌晨三点半就开始骑自行车
那比较合适的起床时间应该是凌晨三点
昨天晚上凌晨两点起床
就可以做到三点半出门
然后骑自行车半小时到古街
观看古街和街灯,拍照
还有静静地等待日出
街道尽头的太阳
屋檐上的太阳
还有洛阳桥上的太阳
8:18《说说配图新方法》
今天先把已经拍照好的照片
发到了说说,然后再找机会
添加上文字
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样我手机里的照片就可以
放心的清空了
现在手机里的视频和照片有了
几十G了,照片数量大概有一万多张
视频也有几百个,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积累上的
我需要每天删除一点点才行
每天删除几十张照片
一些照片几乎不需要考虑就可以删除的
可以先删除那些
比较不好下决定的
再找时间慢慢地来考虑和抉择
果然下决定是比较困难
也是比较耗心力的。
8:18《老人骑自行车》
今天早上骑行半小时,
雨伞、黑乌龙茶、还有
开着音乐的手机就放在
小黄人前面的菜筐里
一边骑行一边听音乐
昨天见到了一位老人
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一遍开着巨大的音乐
一边快乐地骑着自行车
突然想到,其实我也是可以这样的
骑行可以带上一个包
扬声器、还有水分
可以骑行更远的距离
昨天同事三点起床
骑行去清源山看日出
没有成功
转而去了石狮环海路
两个半小时80公里
起床的时间
还有骑行的距离
还有就是石狮环海路
环海路的日出
印象深刻
8:19《英文文献阅读体会》
骑行结束后,返程是慢跑
重新开启咕咚,慢跑记录
没有听音乐
没有刷短视频
没有阅读公众号
没有听英文短句
每天听现代诗
也没有听喜马拉雅音频课程
大部分的时间
放空
练习四项太极技能
不自觉地进入发散思维中
主要思考昨天阅读的英文综述
还有昨天下午下载的英文论著
细细地回想
感觉收获很多
除了昨天晚上所记录的
还有分析句型,就是分析句子
的逻辑结构
还有分析上下句之间的关系
还体会到了每一段落句子之间的关系
总分总,有一个总结句,
最后可能会有再次总结句,
也有可能有下一个段落的引导句
渐渐地有了视野逐渐扩大开来
思考和把握的范围也逐渐地变大
信息之间的联系还有逻辑结构
也逐渐可以体会得到
所有这一次来源于不间断地阅读和思考
一点一点地进展
循序渐进的展开来
有点能够体会到在知乎上
阅读到的一句话
天天接触、一天好几次地接触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自然就会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8:20《英文文献阅读方法畅想》
昨天阅读的英文论著
自己感觉就会有点自信了
一点点来
阅读和思考并重
反复地阅读
反复的方法可以稍微调整下
综述我采取一整篇反复阅读
现在论著我感觉可以
以“段”为单位反复地阅读
首先是自己的能力在进步
还有方法和阅读的条件也准备好了
自己的感觉可以以“段"为单位了
还有可以尝试写下一句的段落笔记了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写一句就行
随着反复地阅读
思考的逐步深入
相应的笔记的内容
也会逐渐地开展开来
但是,一开始的阅读
以及阅读后记笔记这样习惯
倒是可以培养下
不在于多少,不在于写得怎么样
在于培养阅读及阅读后思考做笔记
这么一个行为,这么一个思维惯性
这么一种行为
反复重复
就可以成为一种习惯
慢慢地思考也可能会逐步深入
笔记也可能会变长、
逐渐地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等
8:45《写论文就像英雄之旅》
刚刚花了将近五十分钟用于QQ说说记录
同时也发布到简书、知乎和公共号上
结束后
感觉到有冲到要阅读昨天刚下载的英文论著
为什么呢?
早上对阅读英文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刚刚还有对阅读方法进行了拓展
最关键的可能是
对于刚刚阅读的论著的题目和摘要
我对此进行了主动的思考
并提出了问题
论文的题目就像一个谜
认真地阅读和思考
很可能就可以推导出论文具体研究内容
解决什么问题
有什么的前景等
论文的摘要
有点像一篇文章的高度凝练的提纲
认认真真地阅读和体会
很可能就能够体会出
正文和讨论部分的行文结构
还有故事展开的脉络
前几天还有昨天在知乎上
阅读到,写医学文章有点像在写故事
就像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上
英雄的成长之路
或者是故事的展开方式一样
有一个大背景
突然出现了冲突或危机
然后开始提升自我能力
解决问题之路
最后解决了危机
主人公提升了精神境界
然后返回人间
继续做回平常人
返回人间,
做回平常人的过程
就是论文境界的提升
需要在讨论之后点名
从讲故事,开始英雄之旅
来看待写论文
突然感觉到很有趣
9:47《如何自由》
八点五十五出门
感受比较大的太阳下
公路上的感觉
二十三分钟,1.95km
顺路买了一个寿司
上楼后直接洗澡
不同的环境下运动
返程的路上
突然想到昨天短视频
幸福来源于体验差异
冷热、有钱没钱、工作休闲等
痛苦甜蜜、阅读思考、主动被动
打了一个电话问了几点到家合适
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自由的调整自己的时间
在工作中,
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
人可以获得自由
在生活中
也是这样
虽然说要按自己心意来生活
有时候做不到
那就主动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
其余的时间
就是自由的了
一旦有了完全的自由
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所有时间
那很可以会茫然
9:52《活成谁的样子》
中考或高考结束了
孩子是活成了自己的样子
还是活成了他人的样子呢
这点其实还是蛮关键的
一个人的幸福
有时候是来源于
他人活成了自己期盼的样子
一个人的茫然
有时候是不知不觉间
活成了他人期盼的样子
活成了他人的样子
就等于丢失了自己
没有经历痛苦
估计很难活成自己的样子
痛苦容易令人反思
快乐容易令人浮躁
16:12《卖掉初中三年的学习材料》
这星期来,
孩子把他初中三年的书本
都整理了装进黑色袋子里
我花了几个小时
翻阅每一本书和练习册
留下一些课本
其余则当废纸卖掉了
总共97斤,37元。
初中三年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还是有点伤感
16:17《初中语文课本两篇文章》
刚刚看了初中语文课本的两篇文章
感觉起来
也不是很吸引人
很可能是不清楚文章的背景
或者是不明白文章的具体细节所致
现在学习内容和途径相当广泛
这些学习内容和材料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意义也完全不一样
16:22《剪头发》
早上开车到城基路剪头发
发觉饿了
买了一个芋头饼吃
问了多少钱
4块
后来3.5
支付宝退了0.5元
拿到手里才发觉还热热的
有点点热手指头
认真地看了城基路的店面
将近二十年了
基本没有什么改变
老城区的人慢悠悠地生活着
开着小店
坐着生意
剪了头发
花了12元
回过头才发觉该店要转让了
估计12元不合理
太便宜了
撑不住店面了
16:27《姜母鸭》
剪完头发一起开车到新华北路
吃姜母鸭
十一点到店
可以不需要排队
很快找了一个有空调的桌子
做了下来
一只姜母鸭、一盘青菜、两瓶易拉罐可乐
三碗米饭
我吃了一小平碗米饭,几块姜母鸭
几口鸭汁、几片姜片、几口可乐
孩子妈妈也跟我吃得差不多
她说晚餐也一起吃了
剩余基本孩子吃
她说她现在一天吃一顿
笑着跟孩子说你可以一天吃一顿吗
孩子摇摇头
16:32《不要停下》
惯性:物体没有阻力会一直运动下去
反过来,一旦停下来,就不容易再运动起来
人其实也相似
阅读英文文献
每天一点点不间断
感觉不到困难
一旦停下来
要在开始阅读英文文献
就感觉有点难了
运动也是一样的
所以有时候不在乎做得怎么样
有做跟没做就会有差别
每天运动、每天阅读、每天记录
甚至还可以一天好几次
每次就做一点点
日子一久
即使是一点点的时间也能很快就
进入运动、阅读、记录的状态
阅读包括中英文阅读
16:37《40秒一整套动作》
刚刚做了一整套动作
每个动作默数到3
哑铃、举重、俯卧撑、HIIT*3
静蹲
总共四十秒
22:25《刷短视频》
五点出门,十点多回到家。
拍了照,吃了沙茶面
逛店买衣服
还有将近40分钟投入地刷
知乎短视频
不得不说,
短视频确实有神奇的魔力
尤其在逛店买衣服的时候
算是打发时间
也算是放松精神
记得昨天傍晚
自己散步40分钟
但是精神好了许多
明显比刷短视频更加愉悦
22:29《消磨时间》
有时候有些事情
不是很想做
但是会在某个时刻有做
某见事的冲动
这个时候就得好好把握
顺着这个情绪
赶紧把事情做完
在学习的时候
是不大想打电话交流的
但是下午在等拍照的时候
感到无聊
就会想使用微信和电话
联系人
毕竟这个时候就会比较有空闲
做这件事也会感觉像在消磨时间
22:34《可以缓一缓》
亲戚要送我一只鸭
让我星期六下去拿
我一时间不懂得拒绝
以前同事想让我帮忙
加班做检查
一时间也不懂得拒绝
过后想想
只要在当下
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
或者把对方请求缓一缓
暂时不要当场做决定
返回跟家人或同事描述下
商量下
也许就可以获得比较合适
的决策了
懂得拒绝
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或者缓一缓跟其他人商量下
然后再慎重做决定
这样估计会好点
22:37《一套动作每个动作默数至1或3》
刚刚做了一整套动作
一次每个动作默数至1
还有两次每个动作默数至3
也许在90秒内可以完成
这三个组合动作
现在再试试看
使用定时器计时。
最合适的是默数至3,大致花45秒。
做了一整套动作
每个动作默数至3
做完后会感觉到全身发热
会微微地喘
还不至于需要用口呼吸
呼吸声明显加快加重
22:52《幸福来源于差异》
今天在书房里
电脑前学习
没有开空调
有时候感觉到热
其实只要坐下来
十几分钟后就不至于感觉到热了
也就能够适应了
又何必开空调呢
下周四中午会去石狮
鸿鑫海鲜酒楼
竟然会感觉到微微地期待
很有可能是因为
这几天饮食偏清单
量比之前少点的缘故
稀缺创造良好体验和期待感
幸福来源于差异这句话也是没有错的
即使很充足很富足
没有变化也会很快失去感觉
适应主要用于生存
一直处于较差环境会适应
渐渐不大觉得痛苦
一直处于优渥环境也会适应
渐渐不大感觉到幸福
主动创造差异就显得重要
较差的境遇需要偶尔制造点甜蜜
可以体验到幸福
较好的环境
平时保持克制的生活
也可以经常体验到不可拒绝的优渥
这时幸福也就来了
富人平时保持粗茶淡饭
就可以时常体会到山珍美味的幸福
空调下的工人
经常在烈日下运动
也更能体会到空调下的幸福
穷人偶尔吃点好的,
偶尔买块甜品
也能体会到长久的幸福
这一切都算是幸福来源于差异
22:57《初中语文课文》
很明显初中语文课本一篇篇的课文
似乎并不是太能够引起我的兴趣
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文学其实还是很需要靠缘分
凭空创造情绪来阅读
似乎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