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路越长,经历过的世事愈多,于是反而会向往心澄明净的简单日子,于是更想从尘世里撷取一方纯朴,过着一种自然平淡的生活。
于忙碌中忽略的想一件件弥补回来;于追求中丢失的想一件件修补起来;于功利中湮没的想一件件给它重拾回来。
几年前,经常失眠多虑。会设想很多种不可逃避的灾祸与意外,莫若亲人离世,莫若孩子体弱,莫若感情破碎。
然后带着一脸的痛苦与茫然在辗转反侧中久久不能入眠。
后来,因认识了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才知道了失眠焦虑的根源究竟源自于哪里。
不过是因内心压力太大,有时无处倾诉与发泄,于是转而从一些臆想的梦里获得另外一种释然与解脱。
或源自于工作的紧促,或源自于生活的繁琐,或源自于一些人际的苦恼与善变,总之已使性情变得有些焦躁与难以莫测。
于是,在不断的挣扎与呐喊中,终于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又要过怎样的生活。
开始把目光渐渐收回到身边的人与事,记得那些小小的温暖与感动,记得那些小小的幸福与安宁,记得生命里的那些看似很渺小但很重要的事物。
【一:学会微笑与开心】
其实微笑很简单,不过是嘴角微微上扬。但若把微笑和开心联系在一起,就要舍弃很多,看淡很多。
而人生本就无常,凡事皆有其由,凡人皆有其命,若是烦恼太多,皆因心胸太窄,眼界太瘦,欲望太多。
如此,理应放下一些不该的包袱,也应减掉一些对名利望的渴求,在自然中领略到人生中的至简至纯至美。
留三分糊涂,保七分明净。一些小事,无需计较更不必放在心中;一些小人,看透就行,打着泛泛之交亦不必记恨于心。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痛苦是拿过去来伤害自己。且知已犯下的错既已成事实,并不能依靠假如或者是如果来涂抹擦掉。但冷静下来,想办法作出一些补救方是最佳选择。
而关于过去,怀念可以,却不能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且知过去早已成为一场回不去的剧情,便是把它铭记于心,偶尔拿出独自回味也是为一种浅浅淡淡的欢喜。
总之,人生短暂,忧为一天,乐也是一天。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二:学会爱与被爱】
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在满满的爱意里毫无顾忌、毫无忧愁的长大。小时候,想要的东西,父母倾其所有也要买来赠予;想吃的食物,母亲到处搜罗也要做成;想要看的风景,父亲一本本翻着橱柜里的书籍也要把那张图片找到,然后有声有色、添油加醋的细细讲给我听。
上学后,因着长相乖巧、成绩优异,也自然引来老师的关注与青睐。于是每每学校举办一些活动,我便自然成为首选;于是每每学校新到了一批书籍与作业本,我便自然第一个挑选,并且往往余剩的几本也会全部落入我的怀中。
长大后,结识了一群正直勇敢善良的朋友,因着年岁稍小,也就继续受着宠爱与保护。遇着可以喜悦的事情,大家首先想着让我去参与去享受;可若遇着一些看似阻碍或困难之事,大家也便嚷着让我后退三尺,等他们把困难排除,我再继续跟着前行。
而后来到了适婚年龄,便遇见了我现在的先生:一个掏心掏肺对我好的男人。
他不会甜言蜜语,却总用一些无声的行动来表达他的疼爱与关心。
下雨天,共打一把伞,我连一根头发丝都没淋湿,而他却淋湿了半个肩膀;出去吃自助餐,他负责拿菜,我只负责吃;钱包里还剩500元钱,说好他两百,我三百,但他临走前却又偷偷地在抽屉里放了一百。
可以说,我的这小半生是极其圆满与幸福的。很多的人出现,很多人的爱,让我不用拼命,不用恐惧,让我明白无论未来会发生些什么,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都不是我自己。
但同时也让我在深深地被爱中学会了爱的能力与爱的方式。
我开始把心一点点地掏出来,给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我开始懂得付出与主动。我开始在爱与被爱之间作一个权衡与考量。
因为被爱,让我体会到了爱的意义与甜蜜;因为去爱,让我领悟到了爱的力量以及爱的味道。
而正因为这种相互的爱,才让我明白了,只有心灵的交流,才能让爱流动,彼此滋养。
【三:把时光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最近两年,我开始养花、读书、写作、练习瑜伽。
我在每一片叶子,每一多朵花瓣上感受自然纯粹的清新通透的美丽。
我在每一页纸香、每一笔墨香里感受着灵魂上的安宁与高雅。
我在每一次的瑜伽练习中感受着身体上的完全放松和精神上的完全空无。
友说:走入你的家里便会感受到一股文艺的气息浓浓扑来,仿若与外界的喧嚣已经隔绝。
其实,生活处处都是道场,修行不必在深山亦不必在寺庙,于内心而言,只要有一块宁静之所便可称为是“桃源之地。”
《瑜伽行者》里作者一直渴望去喜马拉雅洞穴中修行,
他的古茹和他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
“你有可以关门独处的小房间吗?”
“有的。”
“那就是你的洞穴。”
“那就是你的圣山。在那里你会找到上帝的国度。"
是的,正如白落梅所说:真正的修行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里修篱种菊。
这句话不仅打动了所有执着的世人,同时也警醒了我。
若是真的想要修行,何苦打着不扰红尘的幌子,进而苛求自己每日吃斋念经,焚香跪拜。只要内心拥有澄澈与素净,一间温馨小屋便也足以称得上是与上帝最靠近的地方。
而于人的兴趣来说,可以有一种也亦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为动也可以为静;只要能让身体或心灵得到某种安慰与安放,便能作为某种长性而永久坚持下去。
【四:学会断舍离】
人这一辈子遇过的事,结识的人,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若是多到无度,反会乱心。
于是,我开始整理衣橱、收拾屋子。
扔掉不需要的东西,抛弃一些早已陈旧过时的衣服与饰品。
再把目光抛向微信和QQ,舍弃一些多余和无用的社交,清理一些早已不联系的朋友或同学。
最后再把自己从内到外打理一番,断了对一些人的回忆,弃了对一些人的挂念,从那些不珍惜的感情或不被重用的世界里彻底消失。
其实断舍离是一段看似艰辛但却清朗的过程。你只是从繁乱的世界里逐渐脱离出来,进而去认清自己、认清内心。
《与神对话》中的 一段文字,
我时常拿出来告诫自己:
“想想你要成为什么人,要做什么事,
要拥有什么东西。
等你想得非常清楚之后,
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
不要去想其他的可能性。”
心不外求,真清凉。
于是此后,我只想遵从自己的内心,结识一些朋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于是此后,我只想把自己的目光放低放近,紧紧抓住身边的一些真诚重要的小事。
于是此后,我开始把眼界与心界逐渐放宽放大,眼里住满日月花木,心里住满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