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地开始了每周的青椒课程学习,首先感谢张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流浪地球中的教育与教学资源》虽然不是物理老师,里面的一些题目也不太理解,但是张老师提出的许多从电影中提到的教育教学启示也足以够我们回味。
映象最深刻的是张老师说电影中有些镜头需只有三分钟,但完成这三分钟,可能需要拍摄几百分钟并且需要去反反复复地修改,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而我们教师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在教学中去钻研去思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我们不一定是教授学生知识,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更需要去培养孩子们的优秀品质。
反观今天面向高考的基础教育,几乎是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 ; 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考。"为迎接分散进行的高考,课程无法按时开齐开足 ,甚至有一些普通中学为能在高考中占得"便宜",选择了放弃"物理"学科这一难度大、得分少的"不划算"的科目。高中生严重偏科,在如此背景下,"急功近利"的教育不仅无法培养出"文理兼通"的郝景芳式的科幻作家,甚至无法培养出有想像力、有创新意识的工程师,更遑论钱学森先生提出的杰出人才与真正的大师。而这也就不经让我们去思考,地球若去流浪,学校如何安家?未来的学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未来学校不是对现代学校的全盘否定
我眼中的未来学校,我希望的是它既有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也有杜威教育的影子,未来学校是在今日学校基础上往前走的一小步,再走一小步。
未来学校是灵活、多变的
我认为未来的教室是灵活多变的,学生可自由规划重组自己的教室,不用统一死板的坐在教室中像商品一般。学校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优势科目设定适合孩子们的课程,教师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找到每个孩子的优势和缺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同时,未来的学校将会设置更多的公共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更早地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技巧,提前学会社会交往的技巧,同时,更广阔的公共空间也能让学生更加自由的发展。
未来学校将不再受教育体质的限制
未来学校的学生将不再受教育体质的限制,高考不再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教育也不再是应试教育,学生不用终日刷题,升学的压力也不会过大,在未来,义务教育的年限会越来越高,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
同时,教师也不再受当今教育体质的限制,不用浪费时间去抄写教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科技进行模拟备课,提前模拟教学场景,找出自己教学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学校的制度适应老师的工作强度,使教师的经历百分之百地投入到教学中而不用分心去思考教学常规。未来,学校给教师减负,教师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更好地教书育人。
未来,学生不用承受过大的压力,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同时,学生可以选择在线上或者线下学习,教学将不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可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习自己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知识。
未来学校必定是互联网+教育的时代
在未来,网络连接着全世界,学生不必受地区或者师资的限制,只要你想,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只要你想,你可以学到你想学的任何知识,不用被有限的资源所束缚。未来的学校对于时间的限制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时间,通过大数据等合理安排自己的课程,做到真正的学有所长。
在现在如此聒噪的社会,停下来看看一下星空宇宙,就会觉得我们其实非常渺小。
但是看着人类这一个渺小的族群为了生存这么努力,全人类都不计代价的为了活下去,内心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在最后也不要放弃,即使奇迹难寻我们还有希望,有希望就会有未来。
教育也是这样,即使现在可能会有很多的弊病或者是不合理的地方,但只要有希望,只要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在未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能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一如《流浪地球》中一句令人泪奔的台词所言:
"不论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